花谢东风搅离思,愁翻缟袂忍轻分。
月明梢送临溪水,春树遥怜隔暮云。
【注释】
别梅:告别梅花。
东风:春风,这里代指春天。
缟袂:白色的衣袖。古代妇女在祭祀或宴会时,常以缟为衣,因称缟袂。这里指女子。
忍轻分:不忍心轻易地分手。
月明梢送临溪水:月亮明亮,枝条送我到溪边。
春树遥怜隔暮云:春天的树木远远地看着我,仿佛隔着傍晚的云。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表达了诗人与梅花离别时的愁苦心情和对梅花的深情眷恋。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花谢东风搅离思,愁翻缟袂忍轻分。
月明梢送临溪水,春树遥怜隔暮云。
【注释】
别梅:告别梅花。
东风:春风,这里代指春天。
缟袂:白色的衣袖。古代妇女在祭祀或宴会时,常以缟为衣,因称缟袂。这里指女子。
忍轻分:不忍心轻易地分手。
月明梢送临溪水:月亮明亮,枝条送我到溪边。
春树遥怜隔暮云:春天的树木远远地看着我,仿佛隔着傍晚的云。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表达了诗人与梅花离别时的愁苦心情和对梅花的深情眷恋。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注释】 自赞:诗作的题名。 截断红尘石万寻,冲开碧落松千尺。 岩花朵朵水泠泠,杨柳一瓶甘露滴。 “截断红尘”,指石壁陡峭如刀切一般。“冲开碧落”,指松林挺拔直上。“岩花”即山花、野花。“水泠泠”,形容清冽的泉水。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赞之作,表达了自己傲岸不凡的人格和超尘脱俗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写景,用夸张笔法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意趣。“截断红尘石万寻,冲开碧落松千尺
【注释】 林塘庵:寺庙。 闲来便得闲:闲暇时就能得到休息和放松。 好山好水任盘桓:美丽的山山水水,任人欣赏游览,可以尽情地流连忘返。 林塘庵外湖山景,堪与杭州一样看:林塘庵的外面是湖光山色,这美景与杭州的风景相媲美。 【赏析】 《林塘庵》是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静谧而美好的环境中。 第一句“学得闲来便得闲”
第一首:净土诗二首 其一 富贵之人宜念佛,黄金满库谷盈仓。 世间受用无亏缺,只欠临终见愿王。 注释: - 净土诗二首 其一: 这是一首表达对佛法信仰的诗歌,以净土为背景,描绘了富贵之人在佛教中的修行和期待。 - 富贵之人宜念佛: 指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人应该念佛,通过念佛来净化心灵,提升自己的境界。 - 黄金满库谷盈仓: 形容财富极为丰厚,仓库里堆满了黄金,粮仓也装满了粮食。 - 世间受用无亏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身膺宰辅与朝郎,盖世功名势莫量。 [注释] 身受帝王重用,担任宰相等重要职务;盖世功名,形容极其高的荣誉和地位。 自性弥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敌无常。 [注释] 本性中的弥陀就是阿弥陀佛,如果他不修行念佛,那又怎么能抵御无常的命运呢?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明本所作的《净土诗二首》。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身居高位、拥有盖世功名的人,他的内心却并不安宁,因为在他内心深处
茅舍梅 数椽草屋迎清客,竹作疏篱护玉葩。 不是玉堂无分到,且和明月到山家。 【注释】 - 茅舍: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 数椽:形容房屋的结构简单,只有几根木椽支撑起来。 - 清客:这里指文人雅士,他们喜欢居住在简朴的环境中,追求内心的宁静。 - 竹作疏篱:用竹子搭建的篱笆,用来保护花蕾不受外界的干扰。 - 玉葩:美丽的花朵,这里指的是梅花。 - 玉堂:古代宫殿的美称,这里比喻高雅的居所。
【注释】 1. 隔帘梅:梅花隔着竹帘,在黄昏时显得朦胧。 2. 庭花映箔眩吟眸:庭前的花朵在竹筛的光影中显得有些迷乱,让人眼花缭乱。 3. 一片湘云锁暮愁:湘云被一片梅花笼罩,仿佛将暮色中的忧愁都锁住了。 4. 风卷黄昏疏影动:傍晚时分,微风吹过,梅花的影子轻轻摇曳。 5. 珊瑚枝上月如钩:珊瑚树枝上的月光如同弯钩一样,照亮了整个画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选项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与原诗句进行比照,得出答案。注意通假字“老”是“远”的意思;“堪”是“堪堪”即“勉强”的意思。 【答案】 天目山:天目山。 译文:一山未尽又登一山,百里之内没有一处平地。怀疑是老僧人指点的地方,只堪图画不堪行走。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绝句。首句写登山的艰难险阻
注释: 纸帐梅,指在纸床上点燃的梅花香。春融剡雪道人家,春天融化了剡山的白雪,道家中的屋檐上挂满了梅花香。素幅凝香四面遮,白色的纸张上凝聚着香气,四面都被遮住了。明月满床清梦觉,月光洒满了床铺,让人进入了一场清明的梦境之中。白云堆里见疏花,在如云般的白雾中,可以看到几朵稀疏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诗人在纸床上点燃了梅花香,四周被白色纸张所包围。随着夜深人静
注释: 1. 村南村北春水鸣,形容春天的河水流动的声音。 2. 村村布谷催春耕,布谷鸟的叫声催促人们开始耕作。 3. 手捧饭盂向天祝,用手捧着饭盒向天空祈祷,祈求明天天气晴朗,有利于插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大自然的敬畏。诗中的“村村布谷催春耕”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忙碌景象
评梅 月旦花前岂乏人,风霜齿颊带阳春。 江南野史馀芳论,绝世清如古逸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月旦花前岂乏人 - 月旦花前: 指在月光下观赏花朵。 - 岂乏人: 意为这里并不缺乏欣赏和赞美的人。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欣赏之情,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敏锐感受和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这种美景的独特感悟和珍视。 2. 风霜齿颊带阳春 - 风霜:
忆梅 夜分明月是扬州,尚有春风在树头。 莫怪当年何水部,岁寒心事与谁愁?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夜分明月是扬州”:这句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中,暗示了地点可能是扬州,一个历史上以烟花柳巷闻名的城市。 2. “尚有春风在树头”:表达了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尽管是夜晚,但春风仍然拂过树梢,带来了生命的活力。 3. “莫怪当年何水部”
【注释】 省庵:僧名。幽禽:鸟鸣声幽静。竹床:指和尚坐卧的地方。青天:指天空。 【赏析】 这是一幅表现老僧闻鸟惊起,发现窗外有青天的画面。 “一声幽鸟到窗前”句,写僧人听见鸟鸣声而惊醒。幽鸟是指不寻常的、不常见的声音,这里暗指僧人在禅定时被这突然的鸟鸣声所惊动。“幽禽”二字,用得十分贴切。“惊昼眠”,写出了僧人被惊醒后的惊讶心情。 “白首老僧惊昼眠”句,是说老僧因为听到了幽鸟声而从睡梦中惊醒
【注释】 香销:香气消失。 泥污:沾满了泥土。 意徘徊:神情不安定,犹豫不决。 掠地回风玉作堆:形容梅花被风吹落,飘落在地面上,如同堆积的玉片。 愁绝:愁到了极点。 孤月:指独自挂在天空中的月亮。 【赏析】 此诗描写了梅花的凋谢和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首句“香销泥污意徘徊”,写出了梅花被风吹得满地都是,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清香,只能让人在犹豫中徘徊不定,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惋惜
注释: 剪梅:指用剪刀修剪梅花。 破玉并刀试手温:形容用剪刀修剪梅花的动作如同抚摸玉石一样温柔。 香凝双股断芳魂:形容梅花的香气浓郁,仿佛能够穿透人的心扉,让人感受到它那无尽的芬芳。同时,“芳魂”一词也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敬意,因为它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坚韧。 花随燕尾轻分去:描述的是梅花随着燕子尾羽轻轻飘落的情景。这里的“燕尾”指的是燕子尾巴的形状,而“轻分”则暗示了这种飘落方式轻盈而优雅。
蟠梅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诗歌,通过对梅花形态的描述,赞美了它的坚韧和美丽。 第一句“铁石芳条谁矫揉,从教曲折抱天姿”意思是:铁石般的梅花枝条谁能够扭曲,却依然保持着弯曲的姿态,展现出一种天姿的自然美。这里的“铁石”比喻梅花的高洁坚贞,“芳条”则是指梅花的枝条,“扭柔”和“曲折”都是形容梅花枝条的自然状态,而“抱天姿”则是对梅花姿态的一种赞美,表示它既有铁石般的坚硬,又有自然弯曲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