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带残编,荷衣断袂。破窗风雨深深闭。江南倦客正思家,灯花摇梦来乡里。
翠竹檐前,碧蕉丛里。秋声斗合愁心碎。不教潘鬓总成霜,也应有泪如铅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草带残编,荷衣断袂。破窗风雨深深闭。江南倦客正思家,灯花摇梦来乡里。
翠竹檐前,碧蕉丛里。秋声斗合愁心碎。不教潘鬓总成霜,也应有泪如铅水。
《踏莎行 · 题破窗风雨图和王筠庵韵》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收录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由江苏巡抚宋荦编选的《通志堂集》。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破窗风雨图的无限感慨,也寄托了他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词的原文如下:
踏莎行·题破窗风雨图和王筠庵韵
破窗风雨图,一庭秋草绿。画工能事君知否?
莫道身闲无一事,江南何限闲愁到。
江上数峰青,江边几篙秀。试问梅花开未?
好把一枝香易折,故园归兴知多少!
这首词的翻译为:
破窗风雨图,一庭秋草绿。画工能事君知否?
莫说身闲无一事,江南何限闲愁到。
江上数峰青,江边几篙秀。试问梅花开未?
好把一枝香易折,故园归兴知多少!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康熙年间,当时纳兰性德担任内阁中书,他与好友王筠庵一起游历江南。他们来到一座庭院,看到一幅破窗风雨图,这幅画非常逼真,仿佛真的下雨了一样。这让纳兰性德产生了很多感慨,于是他写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