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功名梦,半年风雨床。
地高秋易老,人去夜偏长。
悲赋伤鹦鹉,哀琴怨凤凰。
晚风吹落日,明月满寒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枕功名梦,半年风雨床。
地高秋易老,人去夜偏长。
悲赋伤鹦鹉,哀琴怨凤凰。
晚风吹落日,明月满寒塘。
《寄高仲杰》是元代诗人耶律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情感和现实生活,体现了作者对功名的向往与现实的感慨。
诗的起首两句“一枕功名梦,半年风雨床”,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作者的心境。这里既表达了他对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一枕功名梦),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困境与挫折(半年风雨床)。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诗人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磨难。
“地高秋易老,人去夜偏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地高”可能象征着高处不胜寒,意味着身处高位却感到孤独和冷清。而“人去夜偏长”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伤和夜晚时间的延长所带来的寂寥感。
“悲赋伤鹦鹉,哀琴怨凤凰”两句中,诗人通过动物象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鹦鹉和凤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鸟,通常与和谐、美好的意象相联系。然而在这里,它们被用来比喻那些因失去或无法实现梦想而悲伤的人。这样的比喻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寄高仲杰》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耶律铸对自己生命历程的反思与总结。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以及一位文人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