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福山寺殿前牡丹

天女盘中见此花,更须宜在竺仙家。
香名夙著谢灵运,标致竟输杨子华。
斗日烂摛丹地锦,瑞云闲衬赤城霞。
可怜宗正皆芳宴,不著歌诗触处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荐福山寺殿前牡丹》是元初诗人耶律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不仅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天女盘中见此花,更须宜在竺仙家。
    香名夙著谢灵运,标致竟输杨子华。
    斗日烂摛丹地锦,瑞云閒衬赤城霞。
    可怜宗正皆芳宴,不著歌诗触处誇。

  2. 作者介绍:耶律铸,字成仲,元初大臣,元义州弘政人,号双溪。耶律楚材之子。其母为汉人苏氏。耶律铸曾任中书省事、中书左丞相等职。他上疏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并奏定法令三十七章。

  3. 文化意义:该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及其与佛教文化的关联。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

《荐福山寺殿前牡丹》不仅是一篇描写牡丹花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诗歌,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尊重。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诗歌艺术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