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夜泊

漏鼓声频欲四更,野航灯火对愁明。
城头楚语惊乡梦,船尾吴歌动客情。
漠漠水云听雁度,潇潇风雨自鸡鸣。
离群远道何嗟及,未必江湖老此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楚州夜泊》是元代诗人俞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创作背景:作为元朝的诗人,俞俊的创作生涯颇为坎坷。他曾担任华亭县尹,因贿赂张士诚而得一官位,但在平江路担任判官时,他的官职并不稳固。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文学创作,而是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这首诗中,俞俊以夜晚泊船楚州的情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2. 作品鉴赏:《楚州夜泊》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首诗通过对漏鼓声、野航灯火等元素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深夜客愁的画面。诗人将楚语与吴歌融入其中,使画面更加生动。诗中的“离群远道何嗟及”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漂泊生活的无奈和辛酸。此外,“漠漠水云听雁度,潇潇风雨自鸡鸣”这两句则以景寓情,既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3. 历史地位:《楚州夜泊》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也展示了诗人俞俊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眼光。这首诗不仅被后世广泛传颂,还成为了后人研究元代诗歌的重要文本之一。
  4. 文学价值:作为元代的代表作之一,《楚州夜泊》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社会风貌、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的情感世界。

俞俊的《楚州夜泊》不仅是一首描写夜晚泊船情景的诗歌,更是一篇反映人生哲理、表达内心世界的佳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