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俊
【注释】 芦叶萧萧:指秋风中芦苇的飒飒声响。恼客眠:扰乱了客人的睡眠。 推篷:推开船篷。看雨月:看月亮照在雨中的江面上。 渔舟破晓入城去:清晨的渔船划进城中。街头鱼蟹不论钱:街头上摆摊卖鱼和螃蟹的不管多少钱。 【赏析】 《泰州夜泊》描写了诗人乘船夜宿于泰州时所见景象,抒发了羁旅之情。首句“芦叶萧萧”写秋风中芦叶飘动的声音,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秋意浓浓的氛围。次句“推篷看雨月”则是实写诗人推篷观雨
【注释】 柳营:古时军营,多栽杨柳。风月:指风景与月光,泛指美好的景物。 菲仪表:即非仪表,意谓不是以仪表为重的人。梓里:家乡。葭莩(jiāo pú):《诗经•小雅》中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后因以“葭莩”比喻亲友。这里指故乡。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说,我像梦中人一般地飘然离开了故都长安,在异地他乡漂泊。我思念的是京城的风月美景,而并非像那些以仪表为重的人一样,对故乡和亲人漠不关心,置之度外
【注释】 楚州:今江苏淮安,古称楚州。 漏鼓声频欲四更:漏壶里的水银滴完,敲响了四更报时的鼓声。 野航:小船。 对愁明:灯火与愁苦相对照。 楚语:指楚地的方言。 吴歌:指吴地的歌曲。 潇潇:形容风雨的声音。 鸡鸣:报晓的鸟叫声。 【译文】 深夜的钟声敲了四遍,停船江上灯火通明。 听那城头上传来楚地方言,惊醒我的乡思乡梦。 船尾传来吴歌的动人歌声,激起我客居的悲情。 水面上飘荡的水云听着雁群南飞
白发和愁取次生,关河千里故乡情。 自从秋雁南征后,日日淮边问客程。 注释: 白发和愁取次生,关河千里故乡情。 白发指人的鬓发斑白,这里代指年老的容颜;取次生表示任意而生,随意而长,暗含着诗人在异地他乡,岁月流逝,白发渐多,心情愁苦,但又不能不面对现实,只能任其生长。关河是指黄河与长江两条大河的合称,也泛指中原地区。千里指千里之外,故乡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自从秋雁南征后
【注释】 君恩如草。秋至还枯槁:比喻君恩就像草木一样,秋天到来后枯萎凋零。 落落残星犹弄晓:形容星星稀疏,暗淡,在黎明时分仍然闪烁。 豪杰消磨尽了:指英雄豪杰被消磨殆尽。 放开湖海襟怀:比喻胸怀开阔,不受拘束。 等闲容易安排:随意地处理事务。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君主不仁的诗。首句“君恩如草”是说君主对臣下恩惠如同秋日的草木一般,一到秋天就凋谢了。次句“秋至还枯槁”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次高原朴见寄韵 年少簪花压帽檐,飞觞走斝竞春纤。空余老泪青衫湿,遮莫新愁白发添。生计有涯蚕上箔,公庭无事鸟窥帘。昔人漫说扬州鹤,自笑熊鱼岂得兼。 译文注释: 年少时我就把鲜花戴在头上,酒杯和酒壶一起玩耍。现在我已经老了,只能流着泪水。生活的压力让我感到疲惫不堪。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俞俊的作品。俞俊的诗歌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为主题。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清梦断柳营风月;菲仪表梓里葭莩。
芦叶萧萧恼客眠,推篷看雨月在船。 渔舟破晓入城去,街头鱼蟹不论钱。
白发和愁取次生,关河千里故乡情。 自从秋雁南征后,日日淮边问客程。
漏鼓声频欲四更,野航灯火对愁明。 城头楚语惊乡梦,船尾吴歌动客情。 漠漠水云听雁度,潇潇风雨自鸡鸣。 离群远道何嗟及,未必江湖老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