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鼓声频欲四更,野航灯火对愁明。
城头楚语惊乡梦,船尾吴歌动客情。
漠漠水云听雁度,潇潇风雨自鸡鸣。
离群远道何嗟及,未必江湖老此生。

【注释】

楚州:今江苏淮安,古称楚州。

漏鼓声频欲四更:漏壶里的水银滴完,敲响了四更报时的鼓声。

野航:小船。

对愁明:灯火与愁苦相对照。

楚语:指楚地的方言。

吴歌:指吴地的歌曲。

潇潇:形容风雨的声音。

鸡鸣:报晓的鸟叫声。

【译文】

深夜的钟声敲了四遍,停船江上灯火通明。

听那城头上传来楚地方言,惊醒我的乡思乡梦。

船尾传来吴歌的动人歌声,激起我客居的悲情。

水面上飘荡的水云听着雁群南飞,雨中的风声似在催人早行。

远离家乡,漂泊他乡,何时是尽头,何必要等到老了才后悔!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在月夜泛舟淮上,触景生情,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诗的前半段写泊船时所见之景和所闻之声,后半段写自己因感伤而发出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漏鼓声频欲四更”点明时间,以钟声为背景,写出了诗人夜泊楚州的感受。“漏鼓声频欲四更”一句中,“声”字用得极为精当,“声”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响动,“频”,表示次数多的意思,连用两个“频”,则显得更为频繁了。钟声一响,诗人就意识到时间已近深夜。“四更”指的是深夜十二点,这里用一个“欲”字,表明钟声一响,诗人就感觉到已是深夜时分。钟声是古代计时的重要工具,古人常以它来表示时间的推移。钟声响起,说明夜已经深了,人们应当休息了。因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钟声一遍又一遍地响起,仿佛在催促着人们进入梦乡。诗人用“漏鼓声频欲四更”一句来开头,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钟声不断,那么船上的人一定是睡不着觉了,他们一定会感到孤独寂寞,因而诗人也会产生某种感触。

颔联“野航灯火对愁明”紧承首句而来,描写了船上灯火辉煌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孤寂凄凉的情感。“对愁明”三字写得十分传神生动,把诗人的心境表现得非常逼真。这里的“对愁明”不是直接描写灯光,而是借写灯光来反衬诗人的心情。诗人看到灯火辉煌的船只,想到自己的孤寂凄苦的处境,心中不禁产生强烈的感慨,于是发出一声叹息:“愁明”。

颈联“城头楚语惊乡梦,船尾吴歌动客情”两句是写诗人听到楚语(楚地方言)时,被惊醒了乡梦;船尾传来吴歌时,激起了游子情怀。“楚语”是指楚国的语言或方言。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的一个诸侯国,所以这里的“楚语”就是楚地的语言。“惊乡梦”是说由于楚地的语言而使诗人产生了思乡的念头,从而被惊醒了思乡之情。“吴歌”是吴地的歌谣。吴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所以这里的“吴歌”就是吴地的歌谣。“动客情”是说由于听了吴歌而产生的感情。“动客情”中的“客情”是指客居他乡的游子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因为听到楚地的语言而想起了故乡,所以被惊醒了思乡之情;因为听到了吴歌而激起了客居他乡的感情,所以产生了一种悲凉的情怀。

过片处,“漠漠水云听雁度”一句是写大雁南飞时水面上弥漫的水雾和空中飘浮的云气。“漠漠水云听雁度”一句中,“听雁度”三字写得十分传神生动。“听雁度”的意思是说听到大雁南飞时水面上弥漫的水雾和空中飘浮的云气。“度”,读如渡,意思是飘过。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夜晚寂静无声的时候,大雁南飞时水面上弥漫的水雾和空中飘浮的云气都听得清清楚楚,就好像它们都在静静地听雁南飞一般。

末联“潇潇风雨自鸡鸣”两句是写风雨潇潇,鸡叫三遍了,天还未亮。这里的“潇潇”、“风雨”、“鸡鸣”都是听觉感受,都是用来渲染气氛的一种手段。“潇潇”是形容风雨的声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潇潇洒洒的风雨从东方吹来,一直打到天快亮了还不停地响着,一直到鸡叫第三遍以后天气才渐渐变好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潇潇洒洒的风雨从东方吹来,一直打到天快亮了还不停地响着,直到第三遍鸡叫以后天气才渐渐变得晴朗起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潇潇洒洒的风雨从东方吹来,一直打到天快亮了还不停地响着,直到第三遍鸡叫以后天气才渐渐变得晴朗起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潇潇洒洒的风雨从东方吹来,一直打到天快亮了还不停地响着,直到第三遍鸡叫以后天气才渐渐变得晴朗起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潇潇洒洒的风雨从东方吹来,一直打到天快亮了还不停地响着,直到第三遍鸡叫以后天气才渐渐变得晴朗起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潇潇洒洒的风雨从东方吹来,一直打到天快亮了还不停地响着,直到第三遍鸡叫以后天气才渐渐变得晴朗起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潇潇洒洒的风雨从东方吹来,一直打到天快亮了还不停地响着,直到第三遍鸡叫以后天气才渐渐变得晴朗起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潇潇洒洒的风雨从东方吹来,一直打到天快亮了还不停地响着,直到第三遍鸡叫以后天气才渐渐变得晴朗起来。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联想巧妙的比喻,把自己羁旅异乡的凄苦之情表达出来了。诗的首联点出时令是深夜,然后以船中灯火为陪衬勾勒出一幅深夜舟行的图画,接着又由“楚语”“吴歌”引出思乡和怀人之情。中间四联,以视听感觉为线索贯串全篇,以“水”、“雁”、“风”、“鸡”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为主调,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最后两句收束全诗,言外之意是说不必等到年老才能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此诗写羁旅之感,却能摆脱一般羁旅诗的悲愁格调,写得旷达乐观。这种豪迈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

名家点评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其词清丽婉约,有《花间集》遗意。(见《苕溪渔隐丛话》)明代高儒《唐诗品汇》:豪爽奇伟,不可一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