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送九江方叔高南还

君不见潇湘之浦苍梧山,虞舜南巡去不还。当时揖让称大圣,但馀湘竹秋痕斑。
又不见汩罗江水杯碧玉,屈原憔悴江头哭。
皇天何高地何厚,忠而被谗空放逐。将进酒,君莫辞。
圣贤亦尘土,不饮当何为?桃华水暖歌声度,杨柳风轻舞袖垂。
况是骊驹促行役,美人惜别低蛾眉。有肉如陵,有酒如海。
今朝尽醉极欢娱,莫待重来鬓丝改。黄金装宝剑,白玉饰雕弓。
将军上马意气雄,赋诗横槊逾江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进酒送九江方叔高南还》是元代诗人柯九思的作品。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生,是元朝时期的文学家,出生于台州临海。他的一生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但仍然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 创作风格:《将进酒送九江方叔高南还》体现了柯九思豪放不羁的文学风格。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君不见潇湘之浦苍梧山,虞舜南巡去不还。这句描绘了古代舜帝南巡的故事,暗示了统治者的离去和国家的动荡不安。
  • 当时揖让称大圣,但馀湘竹秋痕斑。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沧桑感。
  1. 诗歌鉴赏与赏析
  • 这首诗歌不仅是对历史上某一段历史的回顾,更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在诗中,柯九思用“潇湘之浦苍梧山”这样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通过“当时揖让称大圣,但馀湘竹秋痕斑”等诗句,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种表达方式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的情感色彩。

《将进酒送九江方叔高南还》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历史思考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元代文学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元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