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满龙骧江上舟,可容副使老循州。
高冠谁上麒麟阁,断础犹名燕子楼。
洛下啼鹃惭相业,辽东归鹤诧仙游。
异时不藉公田策,安得吴粳驾海流。
过贾相故第
介绍
《过贾相故第》是元代诗人柳贯所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古代贤达的敬仰。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作者简介:柳贯,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元代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他的一生深受理学影响,学识广泛,包括兵刑、律历、数术、方技等,尤以诗文著称。他在大德年间曾以察举为江山儒学教谕,后升至翰林待制。其作品在元代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与黄 、虞集、揭傒斯齐名,合称为“儒林四杰”。
诗歌原文:《过贾相故第》
恨满龙骧江上舟,可容副使老循州。
高冠谁上麒麟阁,断础犹名燕子楼。
洛下啼鹃惭相业,辽东归鹤诧仙游。
异时不藉公田策,安得吴粳驾海流。诗歌鉴赏: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过往历史的怀念。首句“恨满龙骧江上舟”,描绘了一幅江上船夫满载愁绪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哀叹。第二句“可容副使老循州”,则是对历史上某位地方官的描写,暗示了这位官员虽然年岁已高但仍坚守职责,反映了古人的坚韧精神。第三句“高冠谁上麒麟阁”,则借用麒麟阁故事,表达了对于历史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那些未能留名青史的英雄们的同情和惋惜。末两句“洛下啼鹃惭相业,辽东归鹤诧仙游”,通过对比古往今来的不同命运,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以及世事的变迁。最后一句“异时不藉公田策,安得吴粳驾海流”,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辉煌不再的无奈,同时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创作背景:柳贯在元朝时期活跃于文坛,他的生活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作为元朝文人,柳贯的诗歌常常带有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情感色彩。在这首诗的创作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古代历史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贾相故居的描述,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历史遗迹的重视以及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同时,诗中还隐含着对历史变迁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这种复杂的情绪和深邃的思想使得这首诗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过贾相故第》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古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柳贯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还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