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得风径过高邮

乘舟得顺风,如鸟新插羽。
甓湖五十里,浪破雪花舞。
不知岸势回,欻觉帆力举。
却望烟中竿,参差数家聚。
高沙旧游处,酒贱鱼可煮。
伸眉一笑粲,对面九疑阻。
得非龙爱珠,逞俊挟双橹。
意令明月胎,光焰閟不吐。
我诗初未工,聊用相媚妩。
后朝妙高台,呼云作吴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霁得风径过高邮》是元代诗人柳贯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大德年间。柳贯,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生于1270年,卒于1342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哲学家以及教育家。他的一生致力于学问的学习和研究,尤其对兵刑、律历、数术、方技等学科皆有涉猎,其诗作多反映了他的思想与情感。

《雪霁得风径过高邮》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的独到理解。通过细致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也透露出对人生旅途中遇见的人情世故的感慨。诗中的“乘舟得顺风,如鸟新插羽”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风助舟行的情景,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而“不知岸势回,欻觉帆力举”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这种变化既体现了他对旅途中意外惊喜的惊喜,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无常。

在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对面九疑阻”一句,不仅描述了诗人面对远山时所感受到的阻隔之感,也可能隐喻了人生中的种种阻碍和挑战。整首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简洁而含蓄,充分展现了柳贯作为一位诗人、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深厚功底。

《雪霁得风径过高邮》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展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启示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