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 · 冬至后一日独居无悰用前韵

光阴输与闲人手。屈指穷冬又初九。风雪拥柴关,竹外一枝梅秀。醅瓮熟,似笑渊明止酒。
溪山旧约吾无负。便结无情岁寒友。世味尽醇醲,掩鼻向伊慵嗅。蓬茅底,有手何妨且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上海棠·冬至后一日独居无悰用前韵》是金朝诗人段成己所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内容以及文化和历史价值: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段成己,字国宾,号菊轩,是金末元初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时事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 艺术成就:段成己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享有盛誉。他的作品不仅在诗歌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词原文
    光阴输与閒人手,屈指穷冬又初九。
    风雪拥柴关,竹外一枝梅秀。
  2. 诗意解析
  • 首句解读:“光阴输与閒人手”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时光易逝,被闲散之人轻易夺去,流露出一种自嘲和无奈。
  • 次句赏析:“屈指穷冬又初九”则通过时间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冬至后时光流转的感慨。
  • 第三句描述:“风雪拥柴关”描绘出一幅冬日里风雪交加、寒气逼人的图景,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
  • 第四句描写:“竹外一枝梅秀”则是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与盼望,梅花在严寒中独放,象征着顽强和生命力。
  1. 历史文化影响
  • 时代背景:该诗创作于金末元初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情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存状态。
  • 思想主题: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1. 审美意义
  • 语言韵味:诗句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
  • 意境营造:整首诗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如梅花、风雪等)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1. 启示与反思
  • 孤独与自由:诗中的“独居”表达了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孤独感,同时也反映出个体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的自由精神。
  • 自然与人的关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追求,强调了自然美在心灵慰藉中的作用。
  1. 现代价值
  • 教育意义:这首诗作为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历史认识:通过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月上海棠·冬至后一日独居无悰用前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和心态的作品。它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内心世界,传递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切感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