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国范

薄寒孤影澹黄昏,步出空斋自掩门。
霜落池萍清见底,风雕庭树静归根。
天高雁去人千里,江阔乌惊月一痕。
两国音尘俱断绝,几年怀抱与谁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王国范》是元代诗人郝经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及历史的深刻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郝经(约1223年—1304年),字伯常,号石林,元代著名学者与诗人,官至少师,后任翰林学士。其一生致力于学术与教育工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薄寒孤影澹黄昏,步出空斋自掩门。霜落池萍清见底,风彫庭树静归根。天高雁去人千里,江阔乌惊月一痕。两国音尘俱断绝,几年怀抱与谁论?
  • 翻译:薄薄寒气中,孤单的影子笼罩着黄昏时分。我走出空无一人的书房,轻轻掩上门。霜降后池中的浮萍清澈可见底部,秋风掠过庭院中树木宁静地回归大地。天空很高,大雁飞向远方,人们相隔千里;江水广阔,惊起的乌鸦使月亮显得更小。如今两国的消息隔绝,这几年来,我的怀抱与谁共同诉说?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寥的心境。首句描绘了一个冷清的画面,孤影和淡黄的黄昏相映成趣。随后两句转向自然,描述了池中的浮萍和庭院中的树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人事和情感,天高雁远象征了距离的遥远,而江阔乌惊则暗指了夜晚的寒冷和不安。最后两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于国事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次韵答王国范》是郝经以其深邃的人文情怀和精湛的写作技艺所创作出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不只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时代精神和文化传承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作者的才华,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与积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