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寒孤影澹黄昏,步出空斋自掩门。
霜落池萍清见底,风雕庭树静归根。
天高雁去人千里,江阔乌惊月一痕。
两国音尘俱断绝,几年怀抱与谁论?

诗句释义与赏析如下:

  1. 诗句释义:
  • 薄寒孤影澹黄昏:薄暮时分,寒冷的空气中只留下了孤独的身影。
  • 步出空斋自掩门:走出空荡的房间自行关闭了门,表现出作者的寂寞和独立。
  • 霜落池萍清见底:霜降后,池中水草清晰可见,反映出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寂静。
  • 风雕庭树静归根:风吹动庭院中的树木,树木归于平静,象征着生命的循环或回归自然。
  • 天高雁去人千里:天空高远,大雁飞去,而自己却相隔千里,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江阔乌惊月一痕:江面上宽阔,乌鸦惊起,月亮仅留下一痕迹,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和孤独的氛围。
  • 两国音尘俱断绝:两个国家的消息都已中断,可能意味着通信的困难或战争的影响。
  • 几年怀抱与谁论:几年来,怀抱心事无人可诉,表达了深深的孤独感和无助。
  1. 译文:
  • 薄寒孤影淡黄昏,我走出空荡的房间自行关闭了门。
  • 霜降后,池中水草清晰可见,风雕庭院里的树木平静地回到根部。
  • 天高远,大雁飞去,我却被远远地隔在千里之外。
  • 江面广阔,乌鸦被吓起,月亮只有一点余晖。
  • 两个国家的音讯都已断绝,这几年来,我的心事无人可以诉说。
  1. 关键词注释:
  • 薄寒孤影:形容天气寒冷而孤单的人影。
  • 澹黄昏:淡泊的黄昏,暗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寂寥感。
  • 步出空斋自掩门:表示一个人独自行动,闭门不出,可能是为了避世或者深思。
  • 霜落池萍清见底:描述霜降后池中水草变得清晰可见,反映出自然界季节更替的宁静。
  • 风雕庭树静归根:描绘风雕树木归根,象征着事物的归宿和自然的规律性。
  • 天高雁去人千里:天空高远,大雁飞得遥远,而自己却相隔千里,表达距离和孤独。
  • 江阔乌惊月一痕:江面宽广,乌鸦惊起,月光仅留下一点痕迹,描绘夜晚的幽静和神秘。
  • 两国音尘俱断绝:指两国之间的消息都被切断,可能涉及战争、政治或外交原因。
  • 几年怀抱与谁论:表达了长时间内心中充满的疑问和情感,没有人可以解答或理解。
  1. 赏析:
  •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过去的回忆。
  • 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如“霜落池萍”、“风雕庭树”、“天高雁去”等,这些自然景象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 诗的结构简洁明了,每一句都紧扣主题,没有多余的修饰语,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