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新水令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以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悦怡。
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调·新水令》的韵味与深意

在元朝的文坛上,关汉卿的《双调·新水令》无疑是一颗璀璨明珠。这不仅仅是一首词作,它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情感色彩,更是一部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开篇即点明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将秦汉陵阙作为背景,用“草茫茫”三字勾勒出一幅辽阔而荒凉的景象,让人不禁联想到历代兴亡的无常。紧接着,“侯门深何须刺谒”一句,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不屑一顾的态度,以及内心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

“白云自可悦怡”则是全词的情感高潮,这里的“白云”象征着心灵的净土,是对现实纷扰的一种超脱和解脱。这种超然的境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了对尘世喧嚣的深深厌恶。

词的结尾处,作者并未直接抒发个人情感,而是通过描绘山间景象来收尾:“当窗松桂,满地薇蕨”,这些自然元素仿佛成了诗人心境的外化,它们的存在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心灵宁静的呼唤。

关汉卿的《双调·新水令》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更是一首蕴含深远意境的作品。它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深邃的思想内容与精湛的艺术表现力的结合,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历久弥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