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嘉贞宪佥

单居雨成滞,我方倦跻攀。
胡为有远别,送客溪南湾。
云水暗易夕,野花澹长闲。
岂不乐樽酒,重此忧世难。
迢迢客路远,轧轧轺车还。
山禽若无赖,向人且绵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程嘉贞宪佥》是一首由元代诗人唐桂芳创作的古诗词。该诗通过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单居雨成滞,我方倦跻攀。
    胡为有远别,送客溪南湾。
    云水暗易夕,野花澹长閒。
    岂不乐樽酒,重此忧世难。
    迢迢客路远,轧轧轺车还。
    山禽若无赖,向人且绵蛮。

  2. 作者简介
    唐桂芳,字仲仪,号东樵,明代文学家,他出身于文人家庭,擅长诗歌、散文和词曲,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怀为主。他在明中期文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与杨慎、高启等著名文人有着密切的交往。

  3. 诗歌主题分析
    《送程嘉贞宪佥》这首七言律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中“胡为有远别,送客溪南湾”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远行离别的不舍之情;“岂不乐樽酒,重此忧世难”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享受着欢聚的快乐,另一方面又担忧国家的前途。

  4. 艺术特色
    唐桂芳在诗歌创作上注重意境的创设和情感的抒发,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友谊和国家命运的独到见解。同时,这首诗的音韵美也值得注意,它的平仄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5. 文化意义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它也是传递文化、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载体。唐桂芳的《送程嘉贞宪佥》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更体现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和时代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思想情感。

《送程嘉贞宪佥》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录,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不仅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为研究明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及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