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岁十五日访杨鉴泉

鄙夫病酒渴吞海,不管流年双鬓改。
春来偶尔访君家,山气增寒雪犹在。
低垂茅屋刀剪齐,小竹萧疏梅蓓蕾。
清泉一窍环佩鸣,杂以乱石多磊磊。
若人胸次天机深,奔走江湖今几载。
划然举笔涨云烟,物敢逃形如有待。
抡才端的能擅场,价重千金珠百琲。
伊予夙昔话心期,老砚不灵用饥馁。
何由卜筑东西头,钓水有鱼薪可采。
未许天台谪郑虔,定说燕台徵郭隗。
手携短幅归去来,夜夜斗牛发光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开岁十五日访杨鉴泉》是元末明初代诗人唐桂芳创作的作品。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及翻译赏析
  • 原文:鄙夫病酒渴吞海,不管流年双鬓改。春来偶尔访君家,山气增寒雪犹在。低垂茅屋刀剪齐,小竹萧疏梅蓓蕾。
  • 译文:我这位病人常常饮酒过量,仿佛大海般难以抑制。岁月流逝,无论多少岁月的变迁,我都不在意。春天来临时,我才偶然去拜访您的家。山上的空气变得更加寒冷,而白雪依旧。看到您那低垂的茅屋,整齐地摆放着刀、剪,竹子也更加萧疏,梅花更显蓓蕾。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作者自身生活状态和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示了其对生活的无奈与超俗的情怀。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心态,以及对于时间流逝无法挽留的感慨。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1. 作者背景介绍
  • 生平概述:唐桂芳,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受到后世的赞誉。唐桂芳的创作生涯跨越了元末明初两个时期,其作品多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 文学成就:唐桂芳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好评,而且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作品风格及特色
  • 风格特点:唐桂芳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语言精炼而又不失生动,情感真挚而又深沉,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
  • 艺术手法:在《开岁十五日访杨鉴泉》中,唐桂芳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1. 作品意义及影响
  • 社会影响: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桂芳的个人生活和情感状态,也折射出元末明初社会的某些特点,如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简朴生活的向往等。
  • 文化传承价值:作为元末明初时期的代表性诗歌,《开岁十五日访杨鉴泉》在中华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宝贵资料。

《开岁十五日访杨鉴泉》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元末明初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唐桂芳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也是研究元末明初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