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画

田家养牛缘种谷,童不解耕还解牧。
日暮麾之匍匐归,犹向笼中顾鸲鹆。
西风入树秋有声,千村万落皆收成。
截来短笛吹未得,拍手时时歌太平。
太平气象难摹写,依稀似在桃林野。
披图见此黑牡丹,始信戴篙善画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牧童画》是明代作家杨慎的一首五言绝句,收录于《升庵集》。这首古诗以牧童的视角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首句“放牛归去趁溪斜”以牧童的视角展开叙述,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牧童在放完牛后,顺着溪水的方向回家,夕阳西下,景色宜人。

第二句“隔林啼鸟唤斜阳”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鸟儿在树林中欢唱,阳光斜照在树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短笛横吹倚杖歌”则将音乐与牧童融为一体,牧童一边吹着短笛,一边倚着拐杖唱歌,歌声悠扬,仿佛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最后一句“不知何处是渔家”则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他看着眼前美丽的景色,却不知道这些地方是不是渔夫们居住的地方。

《牧童画》以牧童的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对自然的喜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