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养牛缘种谷,童不解耕还解牧。
日暮麾之匍匐归,犹向笼中顾鸲鹆。
西风入树秋有声,千村万落皆收成。
截来短笛吹未得,拍手时时歌太平。
太平气象难摹写,依稀似在桃林野。
披图见此黑牡丹,始信戴篙善画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第一联:
- 诗句:”田家养牛缘种谷,童不解耕还解牧。”
- 译文:在农村,农家的牛是为了耕地种植庄稼而饲养的。孩子不懂耕种,却懂得放牧。
- 注释:这里的“耕”指的是耕种土地,“牧”指的是放牧。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农家的牛来体现乡村的生活场景和劳作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牛的依赖和珍视。
第二联:
- 诗句:”日暮麾之匍匐归,犹向笼中顾鸲鹆。”
- 译文:太阳落山时,牧童挥动鞭子,牛儿便蹒跚着回家,它们仍然像笼子里的鸟儿一样警惕地看着周围的环境。
- 注释:这里的“幡”是指鞭子,而“鸲鹆”是一种鸟的名称,这里用来比喻牛的警觉性。
- 赏析:这一联展现了牧童与牛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在归途中的默契和警觉。
第三联:
- 诗句:”西风入树秋有声,千村万落皆收成。”
- 译文:秋风拂过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远处的村庄一片繁忙,大家都在收获庄稼。
- 注释:这里的“西风”指的是秋天的风,“千村万落”形容了村落的密集和丰收的场景。
- 赏析:这一联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表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第四联:
- 诗句:”截来短笛吹未得,拍手时时歌太平。”
- 译文:牧童用短笛吹奏,但似乎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他们时不时拍手歌唱,表达着对天下太平的欢欣。
- 注释:这里的“拍手”可能指的是用手击打身体,以表达欢喜或激动的情感。
- 赏析:这一联表达了牧童的乐观和满足,他们虽然生活简朴,却能享受到自然的恩赐和生活的宁静。
第五联:
- 诗句:”太平气象难摹写,依稀似在桃林野。”
- 译文:太平时期的气象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它仿佛就存在于那片美丽的桃林之中。
- 注释:这里的“桃林”可能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用于比喻太平时期的自然美景。
- 赏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第六联:
- 诗句:”披图见此黑牡丹,始信戴篙善画者。”
- 译文:我翻阅图画,发现了这种黑色的牡丹花,才知道原来有这样善于画花的人。
- 注释:这里的“戴篙”可能是画家的名字,而“黑牡丹”则是牡丹的一种变种,颜色较深。
- 赏析:最后这一联是对前面诗歌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发现黑牡丹这一独特的画作,感叹于画家的高超技艺,从而引发了对和平、繁荣时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