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周记室履道

湖波遥带夕阳低,想得君家住更西。
隔岸众山晴稍出,当门幽鸟晚犹啼。
酒缘客里偏能饮,诗到愁边只谩题。
欲倩归云寄离思,如何却向望中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周记室履道》是徐贲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作者背景、作品原文及其艺术特点:

  1. 作者背景
  • 基本信息:《寄周记室履道》的作者是徐贲,字幼文,号北郭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的祖籍是四川,而郡望则是郯郡(今山东省郯城县)。他的作品集名为《北郭集》,反映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生活经历。
  • 生平事迹:徐贲生活在元末明初,这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波折,但他的文学创作却始终未曾停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1. 诗歌原文
  • 诗篇内容:诗歌中描绘了夕阳下湖面的景色和隔岸的山峰,以及当门处的幽鸟。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饮酒作诗时的心情和无奈。
  • 艺术特色: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湖光山色的美景,同时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1. 作品赏析
  • 意境营造:徐贲在诗中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观来营造一种深远的意境,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景物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情感表达:诗歌中的情感流露真挚,无论是对友人的怀念,还是对生活的感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 文化影响
  • 文学地位:作为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徐贲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历史价值:他的诗歌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风貌,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徐贲的《寄周记室履道》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