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孝子

洪洞山前振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
崔郎逃兵山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
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山崄巇。
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
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
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
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
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崔孝子》是明代诗人徐贲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家庭在战乱中的痛苦与挣扎,展现了人性的伟大与悲剧,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诗歌开篇“洪洞山前振鼙鼓”,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战争前的宁静景象。接着,诗人用“东家被杀西家虏”这一震撼人心的语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辜者的悲惨命运。紧接着,“崔郎逃兵山更深”一句,将读者的视角引入了一个更为深沉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进一步描绘了一家人在战火中的生活状态。“手引诸儿背驮母”展现了崔郎在战争中的困境和无助。“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山险巇。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紧张和不安的氛围。而“永割慈情知必死”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伤,让人感受到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一句,则为整个诗歌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战争的无情和家庭的脆弱,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和平的渴望。

《赠崔孝子》这首诗不仅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战争和人性的独特视角。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惜和平,同时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苦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