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山前振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
崔郎逃兵山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
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山崄巇。
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
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
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
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
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释义和赏析:

赠崔孝子(节选)

洪洞山前振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
洪洞县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这里曾经发生过战争,战鼓声震天响。东家被敌军杀害,西家被敌军俘虏。

崔郎逃兵山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
崔郎是崔家的公子,他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山中逃跑。他们背着母亲,艰难地前行。

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山崄巇。
不久,敌人的军队迅速逼近,崔家的公子担心自己走慢了会被抓。山路崎岖,月光昏暗,霜气浓重,环境非常危险。

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
大儿子拉着弟弟的衣服,让孩子们不要哭了。他们心里只想保护母亲,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
崔家的公子在山崖上丢弃了自己的孩子,这个行为意味着他愿意为了母亲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
第二天早上,邻居们突然找到了崔家的公子和孩子们,他们一家人团聚,所有人都感到惊喜。

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
我知道这件事情是出于真心,如果没有神力保佑,他们一家怎能安然无恙?

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孩子们向父亲和祖母磕头行礼,表示感激之情。他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着快乐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战乱中的一幕悲惨场景,通过崔家的公子和孩子们的命运,反映了战争中家庭悲剧的普遍性。崔家的公子在危急时刻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母亲和孩子,这种忠诚和勇敢的精神令人感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视,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关爱亲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