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南夫

君家盛事古全稀,九十双亲七十儿。
四百人中同戍日,八千里外独归时。
尊前舞袖花前酒,画里关山卷里诗。
亲故争传看远客,不妨银烛夜筵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叶南夫》是元末明初诗人贡性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首句“君家盛事古全稀”:开篇即赞颂友人家庭中的盛事罕见,表现出诗人对朋友家庭幸福生活的羡慕之情。
  • “九十双亲七十儿”:描述了九十岁的父母和七十岁的儿子,体现了家庭中长辈的尊老敬贤。
  • “四百人中同戍日,八千里外独归时”:表达了在四百人的群体中共同服役的一天,而主人公则在八千里之外独自归来的情景,反映了人物的远见和坚韧。
  • “尊前舞袖花前酒,画里关山卷里诗”:描绘了一幅饮酒赏景、诗书满腹的和谐画面,展现了主人公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情趣。
  • “亲故争传看远客,不妨银烛夜筵迟”:通过亲朋好友争相传观这位远方来的客人的情景,突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以及与亲友间的深厚情谊。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贡性之,字友初,元明间宣城人。他以胄子身份被选拔为簿尉,因刚直而闻名。后来补授闽省理官,直到明洪武初年才被征召。贡性之避居山阴后改名为悦,尽管其从弟在朝为官,却并未一同前往,而是选择躬耕自给,终老一生。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明初,一个社会动荡,文人地位相对低落的时代。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贡性之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文学追求和文化自信,创作出了如《送叶南夫》这样的佳作。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对老人故事的描述,表达了对长寿、家庭和睦以及人生经历的深深敬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艺术手法: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韵脚严谨,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一位老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 文化内涵:《送叶南夫》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老人故事的叙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物质享受,重视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

《送叶南夫》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抒发。它不仅展现了元代至明代初期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入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