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善之归浏阳

浏水沉沉上有山,骆驼洲渚斗漩澴。
浦枫不向霜中赤,湘竹犹馀泪下斑。
书屋昔年惊远别,锦衣晴昼喜初还。
哦松未尽平生志,莫恋亭皋放白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余善之归浏阳》是元代诗人陈樵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陈樵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并借此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情感和祝愿。

从诗歌的开篇“浏水沈沈上有山”,便能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山川的深情怀念。接着,“浦枫不向霜中赤,湘竹犹余泪下斑”两句,通过对比色彩和情感,展现了湘竹坚韧而不失温柔的特质,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离别时那份无法言说的伤感与不舍。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书屋昔年惊远别”这样的句子,将昔日相聚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能看见那曾经欢声笑语的书屋内,朋友们依依惜别的身影。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入送别场景,“哦松未尽平生志,莫恋亭皋放白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能在新的生活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人生价值。同时,“长淮东走入海流”等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含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祝福。整首诗通过对景抒情,既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又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与祝福。

《送余善之归浏阳》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送别情怀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与深刻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