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雪亭

蓬莱山顶玉为峰,夜夜晴光吐白虹。
石髓多年化韶粉,冰华无意属东风。
一天素月连云冷,万斛明玑堕地空。
只恐高寒禁不得,乘鸾飞度碧瑶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雪亭》是元代诗人陈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陈樵不仅是《玉雪亭》的作者,还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造诣和独特生活经历的文人。《玉雪亭》不仅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高度,其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玉雪亭》展现了陈樵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蓬莱山顶玉为峰”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宛如仙境的景象,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与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同时,“夜夜晴光吐白虹”等句子,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动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玉雪亭》中的诗句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例如,“石髓多年化韶粉,冰华无意属东风”反映了时间对万物的影响,以及自然界物质的变迁和转变。这样的表述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法则,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陈樵的生活背景和创作环境也是理解《玉雪亭》不可忽视的因素。据历史记载,陈樵生活在元朝时期,一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隐居圁谷,远离尘嚣,专心于文学创作。这种独特的生活经历赋予了他的作品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使得《玉雪亭》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陈樵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玉雪亭》作为元代的一部文学作品,不仅以其优美的诗篇和深邃的思想吸引了读者,还因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对《玉雪亭》及其作者陈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社会风情、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