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云岩壑晓曈昽,目极齐州望欲空。
落月回光窥上界,娇花无信误东风。
曲吹铁笛惊云散,槎向银河与海通。
野客烧丹深洞里,自调火候似春融。

【注释】

玉雪亭:即玉雪亭,位于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亭内刻有“唐人李于鳞”的题名。李于鳞,号冰壶居士,又号冰壶道人、东溪老人、寒谷先生等,唐代诗人。公元751年(开元二十二年)生于济南。

晓曈昽:晨曦微明,天色昏暗。

齐州望欲空:指从亭中眺望远处的齐州(今济南市历下区),好像要看见它的尽头一样。

上界:指天空中的云霞。

娇花无信误东风:娇艳美丽的花朵没有消息,使得春风也变得不再温柔了。

曲吹铁笛惊云散:用铁制的笛子吹奏出美妙的乐曲,能使云雾四散。

槎向银河与海通:木筏像船一样横渡银河,连接天河和大海。

野客:隐士。

调火候:调节炼丹时的温度。

【赏析】

《玉雪亭》是唐代诗人李于鳞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作者在玉雪亭观赏朝霞、欣赏春景的愉悦心情及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写日观山景色,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清晨初照的时候,薄云缭绕的山峰被阳光映照得一片洁白,仿佛积雪一般。远处的天空渐渐放晴,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光芒普照着大地,使整个世界都明亮起来。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日出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颔联写诗人登高远眺,看到天边的云霞如诗如画。诗人感叹春天的到来,使得大地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然而,这些美丽的景象并不能使春风变得更为温柔。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颈联写诗人用铁制的笛子吹奏出美妙的乐曲,使云雾四散。诗人想象着自己如同一只木筏一样横渡银河,连接天河和大海。这两句诗通过对音乐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自在与超凡脱俗的境界。

尾联写隐士在玉雪亭里观赏朝霞、欣赏春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他调整自己的炼丹炉火候,使其更加精准地控制温度。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隐居者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以及对自己修行过程的专注和执着。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富有生活气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欣赏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美好境界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