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水沉沉上有山,骆驼洲渚斗漩澴。
浦枫不向霜中赤,湘竹犹馀泪下斑。
书屋昔年惊远别,锦衣晴昼喜初还。
哦松未尽平生志,莫恋亭皋放白鹇。

【解析】

此诗写送友归乡。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清的意境。第三句“浦枫”点题。浦江两岸的枫树,在秋风中已不似盛夏时那红得鲜艳夺目,而是变得暗淡,这暗红色,正是深秋的象征。第四句写湘江边的竹子,尽管霜降已过,但竹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水。这是对湘竹生命力的一种赞美。后两句是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自己的心声,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译文:

浏水中的山峰沉静而高耸,骆驼洲上的小洲正与漩涡搏斗。

浦江两岸的枫树不再象盛夏时节那样鲜红,湘江边生长的竹子仍带着晶莹的水滴。

书屋当年曾使我惊心远离家乡,锦衣初还又喜又悲。

哦着松树的诗句,未尽我平生的愿望,不要依恋在亭皋山岗放白鹇。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友人归乡的情景。全诗一气贯注,情调凄切。首联描写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渲染了一片悲凉的气氛;颔联描写了友人的归程和所见所感,颈联则抒发了作者的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福,尾联以劝慰之词作结,表达出作者的殷切希望。

诗歌前两联主要描写了送别的场景:第一联“上山”、“斗漩”,写山势高峻,水流湍急;第二联“浦枫”、“泪下斑”,写浦江两岸枫树叶子经霜后变红,而湘江岸边的竹子却因受寒而带露。这两联从视觉上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上送别图。颔联写送别之时,正值秋季。此时,湘江两岸的枫叶已由夏季的火红变为深红,而江边的竹子仍然挂满晶莹的珠露。这里既写了湘江一带的自然景观,又巧妙地暗示了友人归去时的心境——既为离别伤感,也为重逢喜悦。颈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人回忆往昔,感慨良多。昔日的书屋如今已空寂无人,而自己因战乱离家远行。而今友人归来,诗人又感到欣喜若狂。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喜悦之中,而是想到友人归途中的种种艰难,因此他劝慰友人说:“莫恋亭皋放白鹇。”意思是说,你在外漂泊多年,现在终于回来了,不要贪恋亭皋山水间的乐趣,应该把心思放在如何报效国家上。这一联既写出了诗人的良苦用心,也表现了他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最后一句“哦松未尽平生志,莫恋亭皋放白鹇”,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期盼。这最后一句中的“哦松”指的是隐居生活,“亭皋”即亭台山冈,“白鹇”指山鸡,古代常用来象征隐士。诗人用这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就是希望朋友能够像松一样安于寂寞的生活,不要再留恋世俗繁华,要立志报国立功。整首诗通过描写送别情景和抒发离愁别绪,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的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