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作吏辞乡邑,十月司征去信州。
孙子斑衣方在膝,慈亲白发已盈头。
岭烟散后人归市,春水生时客放舟。
莫为微官叹沦落,江山如此亦清游。
送凌元之湖团监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凌元之湖团监税》,又称《送凌君之湖团监税》,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当时李商隐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他与凌君同在幕府,因此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洞庭波涌连天雪,岳阳城西望君山。
孤峰云梦接天涯,千载高文在人间。
莫道使君能走马,若逢侠客重论剑。
试凭青枫树,一别两宽成陌路。
首联“洞庭波涌连天雪,岳阳城西望君山”,描绘了一幅洞庭湖波涛汹涌、雪花纷飞的景象,同时通过描写岳阳城的地理位置和景观特点,为后文的抒情铺垫了背景。
颔联“孤峰云梦接天涯,千载高文在人间”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凌君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孤峰”、“云梦”象征着凌君的高尚品质和远大的志向,而“千载高文在人间”则表达了作者对凌君成就的认可和敬仰。
颈联“莫道使君能走马,若逢侠客重论剑”,则是对凌君性格的进一步刻画。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凌君才能的自信,也暗示了他对凌君人格魅力的认可。同时,这两句也隐含着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有机会再次相见,共同探讨人生的真谛。
尾联“试凭青枫树,一别两宽成陌路”,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里,作者用“试凭青枫树”这一意象,象征自己与凌君之间的深厚情谊。然而,由于某种原因,两人不得不暂时分别,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思念之情。这种离别的无奈和伤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送凌元之湖团监税》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