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中不成寐,卧觉风剡剡。
残寒贾馀勇,飞雪犹厉惨。
黎明卷新霁,旭日光晻晱。
穷阴得阳和,春气已先感。
负暄南轩下,余生亦云忝。
高门谁能走,蓬户镇常掩。
驰车听奔凑,庆语绝媚谄。
自甘守疏慵,岂复叹坎壈。
濡毫寄桑翰,隐几坐文毯。
壶倾酒不竭,炉拥火始焰。
吐咏探清新,研书味真澹。
流光信难驻,华发那可染。
拊己欣有得,感时能无憾。
贞吉宜嘉遁,心亨由习坎。
浮云易盈歇,神鉴常渊湛。
黾勉奉吾亲,力学深自贬。
丁酉元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酉元日》
夜中不成寐,卧觉风剡剡。残寒卖馀勇,飞雪独万惨。黎明卷新霁,旭日光晻晱。穷阴得阳和,春气已先感。负暝南轩下,余生亦云忝。高门谁能走,蓬户镇常掩。驰车听奔凑,庆语
陈深的这首《丁酉元日》,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感知以及深沉的情感。诗中“夜中不成寐,卧觉风剡剡”描绘了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只因为窗外的风声如同利箭一般刺入心扉。而“残寒贾馀勇,飞雪犹厉惨”则形象地描绘了严冬的凛冽与无情,仿佛连寒冷也在挑战着诗人的意志。
随着晨光的到来,一切都有了转机,“黎明卷新霁,旭日光晻晱”,新的一天的曙光洒满大地,带来了温暖与希望。“穷阴得阳和,春气已先感”更透露出春天的气息已经来临,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诗的结尾,“负暄南轩下,余生亦云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与自嘲。身处乱世,诗人选择了闭门不出,远离尘嚣,以书为伴。“高门谁能走,蓬户镇常掩”,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力感与隐退的决心。尽管外界的世界纷扰不断,诗人的内心却始终保持着一份宁静与坚定。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通过陈深的笔触,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文人墨客在动荡时期的生活状态,更能感受到那份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的坚韧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