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奉寄玉山主人

江上秋阴十日多,思君不见奈愁何。
风高泽国来鸿雁,雨入汀洲落芰荷。
公子文章裁瑞锦,佳人衣袖剪轻罗。
画船亦欲溪头去,听唱花间缓缓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怀奉寄玉山主人》是一首由元代诗人陈基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创作背景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简介
  • 陈基,字敬初,元代临海人。他是黄□的弟子,曾为人草拟谏章,直言进谏,虽几遭罪名但仍坚持原则,后引避归乡。在张士诚据吴时期,他担任学士,参与书檄撰写工作,为明朝建立作出了贡献。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召修《元史》,陈基得以返回故土,但因直言进谏而一度被赐金放还。
  1. 作品原文
    江上秋阴十日多,思君不见奈愁何。风高泽国来鸿雁,雨入汀洲落芰荷。公子文章裁瑞锦,佳人衣袖剪轻罗。画船亦欲溪头去,听唱花间缓缓歌。

  2. 诗词赏析

  • 该诗以“秋风”为题,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景图,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愁绪。
  • “江上秋阴十日多”,描绘了秋日江上的阴郁天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风高泽国来鸿雁,雨入汀洲落芰荷”,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秋天的自然景色。
  • “公子文章裁瑞锦,佳人衣袖剪轻罗”,通过对贵族公子和佳人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奢靡。
  • “画船亦欲溪头去,听唱花间缓缓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1. 创作背景
  • 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元末社会动荡时期的个人感受。陈基在这段历史时期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和个人生活的变迁,因此作品中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1. 文学地位
  • 作为元朝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秋怀奉寄玉山主人》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1. 文化传承
  • 《秋怀奉寄玉山主人》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流传和传承对于弘扬国学、传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元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秋怀奉寄玉山主人》是陈基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历史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