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午客中三首

往恨湘累远,他乡楚俗同。
流传存吊祭,汩没见英雄。
竹叶于人绿,榴花此日红。
未须嗟旅泊,吾道岂终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午客中三首》是元代诗人袁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袁易对历史人物的深厚情感,还反映了作者在端午节客居他乡时的人生感悟。以下将从诗的原文、主题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 原文
    往恨湘累远,他乡楚俗同。流传存吊祭,汩没见英雄。竹叶于人绿,榴花此日红。未须嗟旅泊,吾道岂终穷。

  2. 主题

  • 怀古:诗中“往恨湘累远”表达了对历史上的伟人屈原的深切怀念。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在楚国被秦国灭亡后投江自尽,成为忠臣不辱的代表。
  • 人生感慨:“汨没见英雄”意味着许多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无闻,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被淹没,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颂扬。
  1. 艺术特色
  • 简洁明快的语言:《重午客中三首》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每一句都紧扣主题,通过鲜明的意象描绘出端午节日的氛围和作者的内心世界。
  • 情感真挚:整首诗渗透着浓厚的情感色彩,无论是对屈原的追思,还是对人生道路的反思,都表现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重午客中三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展示了古人对于生命、历史和理想的深刻洞察。对于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诗歌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文人情怀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