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养女才十五,手足如绵独当户。
阿爷前月去行商,小弟伶仃未离母。
筠篮日暮挑菜葵,倩人远籴防朝炊。
簪花枝重黄垂额,汲涧泉深绿照眉。
生时不得嫁时力,却喜夫家惯耕织。
堂前供养老姑存,姑为艰难少颜色。
夜来小弟报平安,见说新年百计宽。
此身岂愿独温饱,父母养我良辛酸。
贫女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贫女行》是唐代诗人邵谒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以寒门女子的悲惨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比寒门女和富家女的不同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贫富不均的现实问题。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作者简介:《贫女行》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邵谒,字君立,号东阳逸民。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语言朴实而富有情感,尤其擅长用诗歌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诗歌原文:
寒女行
寒女命自薄,生来多贱微。
家贫人不聘,一身无所归。
养蚕多苦心,茧熟他人丝。
织素徒苦力,素成他人衣。
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
终日著罗绮,何曾识机杼。
清夜闻歌声,听之泪如雨。
他人如何欢,我意又何苦。
所以问皇天,皇天竟无语。诗歌赏析:
- 主题鲜明:这首诗通过对贫女生活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贫富差距的尖锐对立,展现了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 情感真挚:诗人邵谒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尤其是对那些被社会遗忘的贫寒女性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批判。
- 艺术特色:《贫女行》在艺术上表现了朴素无华的风格,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中人物的悲苦生活,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也是对人性和社会不公的有力控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主题,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