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养女才十五,手足如绵独当户。
阿爷前月去行商,小弟伶仃未离母。
筠篮日暮挑菜葵,倩人远籴防朝炊。
簪花枝重黄垂额,汲涧泉深绿照眉。
生时不得嫁时力,却喜夫家惯耕织。
堂前供养老姑存,姑为艰难少颜色。
夜来小弟报平安,见说新年百计宽。
此身岂愿独温饱,父母养我良辛酸。
贫女行
贫家养女才十五,手足如绵独当户。
阿爷前月去行商,小弟伶仃未离母。
筠篮日暮挑菜葵,倩人远籴防朝炊。
簪花枝重黄垂额,汲涧泉深绿照眉。
生时不得嫁时力,却喜夫家惯耕织。
堂前供养老姑存,姑为艰难少颜色。
夜来小弟报平安,见说新年百计宽。
此身岂愿独温饱,父母养我良辛酸。
译文:
贫家养女才十五岁,双手如绵独自撑起家门。
父亲上个月去远方经商,弟弟独自一人未曾离开母亲的身边。
傍晚时分挑着篮子去菜地采摘菜葵,请人远道买米以防晚上的饭食。
簪子插在发髻上显得发髻沉重,泉水清澈照映着她的脸庞。
年轻时没有力量嫁人,却很幸运夫家能勤于耕作。
在堂前供奉着年迈的公婆,他们因为生活艰辛而脸色暗淡。
夜里弟弟回来报了平安,听说新年里官府免除了许多赋税。
我不愿意只追求温饱的生活,我的父母养育我是辛苦的。
赏析:
这首五绝是一首反映贫苦家庭生活的诗作,通过描述一个贫家的女娃从幼年到成年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她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
第一句“贫家养女才十五”,开篇直接点出主题,揭示了这个家庭贫困的情况以及女娃的年龄。这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也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
第二句“手足如绵独当户”则描绘了这个女娃独立承担家务的场景,突出了她的勤劳和坚强。这里的“手足如绵”既形容她的手脚纤细,也暗示了她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接着的四句描绘了女娃的日常活动,包括去菜地采摘、请人购买食物等,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她为了家庭的生计所做出的努力。
最后两句则是对女娃内心世界的描写,她虽然年轻时没有嫁给有能力的男人,但她并不以此为遗憾,反而庆幸自己的夫家能够勤于耕作。这反映了女娃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女娃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娃如何在困境中坚持生活、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贫苦人民生活的同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