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棹中和桥,僦舍千步廊。
报名谒鸿胪,会朝造鹓行。
国安四方静,君明六卿良。
圣德湛汪濊,庆祚衍灵长。
退率二三子,跻彼容台堂。
应试式中考,青衿解趋跄。
寝处不暇逸,倏尔十日强。
赏谢既已竟,乃遂戒趣装。
挈书别居停,验符来正阳。
门籍甚昭著,门吏更审详。
左入而右出,御道在中央。
张拱谨步骤,宁敢相颉颃。
俄然豁尘眸,红杏映绿杨。
琳宫閟神乐,宝殿祠玉皇。
□□□□□,驯驭有□房。
周览日未曛,放船漫翔洋。
有客留且住,烧烛罗酒浆。
语笑忘夜分,月白露气凉。
晨兴未果别,叩关过上方。
上方距方山,驻望路渺茫。
沙河走其下,水浅可滥觞。
行行莫能前,恨弗凌云翔。
展转乌鹊矼,滞碍了不妨。
迤逦广通镇,长流浩汤汤。
长风力健顺,舟子意激昂。
画鹢喷巨浪,轻帆挂危樯。
筐箧缄赐金,照耀发宠光。
橐囊贮赍粮,往返迪吉康。
兹行非浪游,素愿诚我偿。
计程七百里,便可还寓乡。
儿女出门迎,童稚列两傍。
膝下问起居,欢乐谅非常。
纪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纪行文学作品《燕行录》是由朝鲜使臣所著,记录了他们在中国旅行的所见所闻与感受。《燕行录》不仅体现了作者作为外国使节对中国的认知和情感,还反映了当时中朝两国之间的文化和外交交流。
《燕行录》是13-14世纪朝鲜使臣出使中国时所作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外国人的身份和角度观察中国、记述中国的见闻。这些作品不仅是沟通两国政治往来的桥梁,更通过使行历程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在《燕行录》中,李宜显等使臣通过对华心态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挖掘,探讨了他们对清代康雍时期中国形象的塑造以及出使过程中的个人经历和心理状态。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背景,还展示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深度。
《纪行》作为文学作品,其核心在于真实记录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或感想。而《燕行录》作为纪行文学的代表之一,展现了使臣们眼中的世界,并传达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心路历程。通过阅读《燕行录》,人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还能够感受到使者们对于中朝两国关系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