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起茅店,晨路渐熹微。
东北朝天子,周驰望帝畿。
只身走古道,何必云锦飞。
朔风吹栗冽,霰粒洒征衣。
两耳兜入帽,两腮削故肥。
足冰拳镫䠥,手皲垂鞭挥。
南楚寒暄半,六花满亦稀。
前后难遮顾,仆夫徒歔欷。
急求旅店火,冷战念天威。
晨兴复登路,重山白霏霏。
面目加黧黑,须髯戟旂旂。
苦极还自慰,历险忘其埼。
指日拜天阙,天香可袖归。
十年奔故里,未息汉阴机。
【注释】
鸡:公鸡。鸣:报晓。起:叫醒。茅店;农村的小店。晨:清晨,早晨。熹微:天色渐明。东北:指北方。天子:皇帝。周驰:疾行。望帝畿:遥望京城。只身:独自一人。走古道:走古代的路。何必云锦飞:为什么要穿着华丽的衣服呢?云锦是丝织品,这里代指贵重的衣服和车马等。朔风:北风。栗冽:寒冷刺骨。霰粒:小冰晶。洒:落。征衣:旅行时穿的衣物。两耳兜入帽,两腮削故肥:耳朵被兜起来戴帽子,脸颊消瘦显得肥胖。足冰拳镫䠥,手皲垂鞭挥:脚冻得发麻,用鞋底当锤击打。皲:裂开皮肤,形容皮肤粗糙,多用于形容手足等处因寒冷而裂开的样子。垂鞭挥:下垂的鞭子挥动着。六花:雪花。亦:也。半:一半。难遮顾:难以顾及照顾。仆夫:仆人。徒歔欷:只是叹息哭泣而已。急求旅店火:急忙去请求住宿的地方生起火来。天威:天子的命令或威严。晨兴复登路:早上起床后继续赶路。重山:重重叠叠的山峦。白霏霏:白茫茫一片。面目加黧黑:脸色变得黑了,形容劳累。戟旂旂:形容胡须像戟、旗一样挺拔有力。苦极还自慰:尽管非常辛苦但还是能自我安慰。历险忘其埼:在经历危难的时候忘记了危险。指日拜天阙:不久就能拜见天子。指日:很快,不久。天香可袖归:可以带着香气回到皇宫里。天阙:宫殿,皇宫。汉阴机:汉水之阴,即今湖北襄阳地区附近一带。十年奔故里:离家十年才回来一趟。未息汉阴机:没有停止在汉水之阴地区谋事。
译文
鸡叫时我就叫醒了那家小旅馆,清晨的路逐渐亮起来了,天亮了。
从东北方向朝皇帝所在地进发,奔驰在通向京城的道路上,远远地望着京城。
一个人独自行走在古老的道路上,为什么要穿那些华丽的衣服呢?
北风吹得寒冷刺骨,小冰晶纷纷落在我的身上,落在我的身上。
两只耳朵都被兜起来戴帽子,脸颊消瘦显得肥胖。
脚冻得很麻,用鞋底当锤击打,手皲裂下垂的鞭子挥舞着,在雪中行走。
向南楚地,天气一半冷,一半暖和,六出花很少。
前后都来不及顾及照顾,只能让仆人自己叹息哭泣。
急忙去请求旅店生起火来,寒冷刺骨,想到皇帝的威严,就暖和多了。
早上起床后继续赶路,重重叠叠的山峦白茫茫一片。
脸色变得黑了,胡须像戟、旗一样挺拔有力。
虽然非常辛苦但还是能自我安慰,经历了困难忘记危险。
不久就能拜见天子,天香可以带回来,作为礼物献给皇上。
离家十年才回一趟故乡,没有停止在汉水之阴谋事。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随同朝廷南巡途中,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鸡鸣起茅店”,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状态——鸡叫了就起床上路,说明此时已经走了很长时间。次句“晨路渐熹微”,表明路途遥远且艰险,但诗人仍毅然前行,充满豪迈之情。三、四两句“东北朝天子”与“周驰望帝畿”,写出行程之远和对皇帝的向往。“只身走古道”,则表明诗人不畏艰难、不辞劳顿,只身一人踏上这条漫长的道路,表现出一种坚毅不屈的精神风貌。五、六两句“何必云锦飞”,既表明自己并不追求华贵服饰,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虚荣的轻蔑态度,同时又暗示自己身份卑微,处境孤寒。“朔风吹栗冽,霰粒洒征衣”,进一步烘托旅途艰辛,严寒刺骨,大雪纷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诗人却毫不在乎,反而觉得这样更能体现出自己对朝廷的忠诚,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决心,继续前进。七、八句“两耳兜入帽,两腮削故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为了抵御寒冷而不得不戴上帽子的窘迫场景;同时,“两腮削故肥”也隐喻了诗人因为长时间奔波而日渐消瘦的身体状况,以及他那种豁达大度的胸怀和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九、十两句“足冰拳镫䠥,手皲垂鞭挥”,将诗人行进途中的艰辛境遇描绘得淋漓尽致。“足冰拳镫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冰雪覆盖的山路上的情景;“手皲垂鞭挥”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手持鞭子鞭打马匹的艰难场面,体现了他对旅途中的种种艰难困苦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十一、十二两句“南楚寒暄半,六花亦稀”,通过对比南楚两地气温的差异以及雪花的数量多少,进一步突出了旅途的艰苦程度和诗人对朝廷的忠心耿耿。最后两句“前后难遮顾,仆夫徒歔欷”,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哀怨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那种坚韧不屈、矢志不渝的精神风貌以及他对朝廷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