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京华淑景催,紫宸朝散夜传杯。
绿窗银烛消寒去,朱邸金盘送雪来。
板簇歌心迟漏转,花漂酒面逗春回。
残灯欲话升平乐,腰鼓勾阑不尽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病榻消寒杂咏四十六首 其二十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至后京华淑景催,紫宸朝散夜传杯。

  • 至后京华: 指的是京城或首都的美景。
  • 淑景催: 美好的景色催促着时光的流逝。
  • 紫宸: 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此处指代皇宫。
  • 朝散: 早晨散朝后的活动或聚会。
  • 夜传杯: 晚上聚在一起饮酒作乐。

第二句:绿窗银烛消寒去,朱邸金盘送雪来。

  • 绿窗: 窗户呈绿色,可能因为屋内植物或装饰物的颜色。
  • 银烛: 银色的蜡烛,通常在寒冷的冬季使用。
  • 消寒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寒冷天气消散了。
  • 朱邸: 红色的住宅,可能是指豪华的住宅。
  • 金盘送雪来: 金色的盘子送来了雪花。这里“雪”可能指酒杯中的酒,因为冬天常以雪为喻。

第三句:板簇歌心迟漏转,花漂酒面逗春回。

  • 板簇: 指音乐伴奏中打击乐器的组合。
  • 歌心迟漏转: 歌声与音乐节奏相协调,使时间似乎缓慢流逝。
  • 花漂酒面: 形容酒杯中的花瓣随着酒面上漂浮。
  • 逗春回: 春天的气息似乎在空气中弥漫,带来生机。

第四句:残灯欲话升平乐,腰鼓勾阑不尽哀。

  • 残灯欲话升平乐: 灯光昏暗时,人们围坐一起谈论国泰民安的美好时刻。
  • 腰鼓勾阑不尽哀: 虽然有欢乐的气氛,但周围仍有悲伤的声音,可能是因为战争或其他不幸事件。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疾病中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前两句描绘了京城冬日的景象和夜晚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四句则通过音乐与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尽管这种和谐有时被打断,透露出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忧虑。最后一句则表现了在欢愉背后可能隐藏的忧伤,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和人们的悲苦情绪。整体上,诗中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