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如画里,一棹亦悠哉。
铃塔晴相语,鱼龙静不豗。
澄江千嶂见,秋水片帆开。
约略金山寺,曾听粥鼓来。
《渡江二首·其二》是明朝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山城如画里:描述了一座山城,如同画中一般美丽。这里的“山城”指的是某座具体的城市或区域,而“如画里”则形容其景色如画一般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想象空间。
一棹亦悠哉:用“一棹”指代船,意味着在江上划船也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活动。这里的“悠哉”表达了划船时的轻松和自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铃塔晴相语:描述了铃塔在晴朗天气下相互对话的情景。这里的“铃塔”可能是指某种建筑上的装饰,而“晴相语”则描绘了它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相互交流的景象。
鱼龙静不豗:描述了鱼和龙在平静的环境中和谐相处的场景。这里的“鱼龙”可能是指水中的生物,而“静不豗”则强调了它们在这个宁静环境中的和平共处。
澄江千嶂见:描述了清澈的江水能够清晰地映出千座山峦的景象。这里的“澄江”可能是指一条清澈见底的江河,而“千嶂见”则描绘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观景的愉悦感受。
秋水片帆开:描述了秋天的水面上,一片帆船展开的景象。这里的“秋水”可能是指秋天的水面,而“片帆开”则描绘了帆船在水面上展开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开阔的感觉。
约略金山寺:暗示了诗人可能在附近的某个地方看到了金山寺的身影。这里的“金山寺”可能是某个有名的佛教寺庙,诗人通过这个线索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好奇和向往。
曾听粥鼓来:描述了在某个地方听到僧人敲粥桶的声音,这声音似乎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庄严的氛围。这里的“粥鼓”可能是指僧人用来打粥的器具,而“曾听粥鼓来”则传达了对这种宗教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活情趣以及文化传统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