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九日有感次友人韵

黄花白发,又匆匆佳节,感今怀昔。雨覆云翻无限态,故国寒烟榛棘。杜老漂零,沈郎瘦损,此意天应识。划然长啸,不知身是孤客。
呼酒漫祓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眼底平生空四海,倦拂红尘风帻。戏马台荒,登龙人老,往事休追惜。山林无恙,也须容我高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九日有感次友人韵》是元代著名诗人陶宗仪所作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念奴娇·九日有感次友人韵》的作者是元代诗人陶宗仪。陶宗仪,字国华,号东篱,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活在元朝至正年间。作为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赞誉。

  2. 诗词原文:黄花白发,又匆匆佳节,感今怀昔。雨覆云翻无限态,故国寒烟榛棘。杜老漂零,沈郎瘦损,此意天应识。划然长啸,不知身是孤客。呼酒漫祓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

  3. 作品背景:这首诗是在九九重阳节之际创作的,此时正值一年中最为吉祥、喜庆的时刻,但诗中的作者却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和忧愁,这种对比强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4. 艺术特色:《念奴娇·九日有感次友人韵》在艺术上具有显著的特色。首先,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其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使得整首诗的意象更加丰富,层次更加分明。再次,诗歌的结构严谨,前后呼应,形成了完整的艺术格局。最后,通过对古人杜甫和李商隐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能力。

  5. 社会影响:陶宗仪的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因为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还因为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元朝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倾向,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此外,这首诗也成为了研究元明时期文化的重要资料,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

《念奴娇·九日有感次友人韵》不仅是陶宗仪个人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