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白发,又匆匆佳节,感今怀昔。雨覆云翻无限态,故国寒烟榛棘。杜老漂零,沈郎瘦损,此意天应识。划然长啸,不知身是孤客。
呼酒漫祓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眼底平生空四海,倦拂红尘风帻。戏马台荒,登龙人老,往事休追惜。山林无恙,也须容我高屐。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酹江月”、“大石春景”。此调为宋人自度曲。双调一百零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上片四句,下片九句。起首两句,写佳节重阳时感怀故国之事;第三、四句,写故园荒凉之状及作者的感慨;第五、六句,写作者对旧友的思念;第七、八句,写自己身在异乡,心系故乡;第九、十句,写对山林的留恋之情。

黄花白发,又匆匆佳节,感今怀昔。

黄花:菊花,这里指重阳节。古人认为重阳是一年之中的秋气最清,阳气最旺之时,因此称重阳为“登高节”,又称“菊花节”。黄发,即白发,指年老的人。又:又,又作“复”或“再”。匆匆:急遽的样子。

雨覆云翻无限态,故国寒烟榛棘。

雨覆云翻:喻指风雨如晦。故国:指中原沦陷后的南宋王朝。寒烟:指草木皆已凋零。榛棘:丛生的草树。这里指战火连绵,民不聊生的景象。

杜老漂零: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一带,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沈郎:“沈约”,南朝齐梁时诗人。瘦损:消瘦。天应识:天也理解。

划然长啸,不知身是孤客。

划然:突然发出声响的样子。长啸:大声长呼。孤客:孤独的游子。

呼酒漫祓清愁:请酒来解去心中郁结的忧愁。漫:随意。祓:除恶秽,这里借指解除内心的郁闷和烦恼。

玉奴频劝:指侍女频频劝酒。玉奴:古代美女之称。这里指侍奉左右的婢女。

两脸添春色:形容面带喜色,好像春天般美丽。春色:美好的容色。

眼底平生空四海:眼中看到的一切全都显得微不足道。眼底:眼前。四海:指天下。

倦拂红尘风帻:厌倦了红尘世界的纷扰,意欲归隐山林。拂红尘:尘世,这里指世俗世界。风帻:头巾。这里借代帽子,泛指戴的帽子。

戏马台荒:指北宋灭亡后,金军占领了中原地区,昔日繁华的宋朝政权早已不复存在。

登龙人:指有志之士。登龙:比喻飞黄腾达。这里用《周易》中的“飞龙在天”典故,表示有才能的人应当奋发有为,建功立业,飞黄腾达,不可蹉跎岁月。

往事休追惜:过去的事情不必再追悔留恋。

山林无恙:山野间没有受到兵祸的骚扰,一切都安然无恙。也须容我高屐:也须让我(你)穿上木屐,到山间林中漫步欣赏吧。容:让。高屐:指木屐,一种用木头制成的鞋。

赏析:

这首词以抒发对故国之思、身世之感为主。全词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雄浑,感情沉痛悲凉,风格豪迈奔放。

上片开头两句,点明重阳节日,并感叹时光荏苒,感慨自己已经老了。“黄花”两句写重阳时节,而重阳又是人们登高望远的时候。但此时作者却无心登山赏景,而是满心愁苦,感到人生无常,时光易逝。“雨覆云翻无限态,故国寒烟榛棘”两句,描绘出一幅苍茫凄冷的景象,使人联想到南宋灭亡后中原大地上的一片萧条景象。“杜老漂零”,则是指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一带,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现实的愤懑不平。“划然长啸,不知身是孤客”两句,则是说,在这凄凉冷落的环境中,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啸叫,他感到自己仿佛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孤苦无依的人。

下片开头两句,是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呼酒漫祓清愁”一句,意思是请酒助兴以解愁闷,而“玉奴频劝”一句,则是对侍儿殷勤劝酒的描写。“眼底平生空四海”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愤慨之情。“倦拂红尘风帻”一句,是说自己厌倦了尘世纷争,想要归隐山林。“戏马台荒”一句,则是指北宋灭亡后,金军占领了中原地区,昔日繁华的宋朝政权早已不复存在。“登龙人”一句,借用了《周易》中的“飞龙在天”典故,表示有才能的人应该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不能虚度光阴。最后两句,是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山林无恙”一句,意味着只要山林没有遭到破坏,那么诗人就心满意足了。“也须容我高屐”一句,是说既然山林如此美好,那么就让我穿上木屐,到山间林中漫步欣赏吧。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雄浑,语言流畅自然,既有慷慨悲壮之气,又有豪放旷达之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