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咏白牡丹》。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露华白牡丹,素妆淡淡。喜绝代琼姿,皎皎难染。 - “露华”指露水,这里用来比喻牡丹花的清新美丽。 - “素妆淡淡”形容牡丹花颜色淡雅而不失其本色。 - “喜绝代琼姿”指的是牡丹花的美丽超越了世间所有其他花朵,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绝世美人。 - “皎皎难染”则形容牡丹花的颜色清澈明亮,难以用其他颜色来染污。 2. 路入庾关
【注释】 ①题仙姝采菊图:指以菊花为题的画作。仙姝,指仙女。②玉山秋晚:指秋天傍晚的玉山。③金铃:指菊花。④筠篮贮:指用竹篮来装菊花。⑤刘阮:指《列仙传》中的刘安和阮籍。⑥芙蓉仙侣:指仙女。⑦萧斋静:指书房安静。⑧昙花:即昙花,一种植物。⑨散:凋落。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起笔“露华”两句,先点时令,后写景物。露华初结,玉山之巅,秋光已至深秋,菊花盛开,朵朵如金铃,开得正盛。下片写人。接下去
露华 题蝴蝶画册 舞衣乍折。 笑绰约丰姿,去斗春色。 偶到花丛,戏把轻衫低拂。 旧游慢忆西园,思煞那时香陌。 风来小,滕王梦回,换了仙骨。 译文: 刚刚折好新装的舞衣, 笑中带着优雅的姿态,仿佛在与春天比拼美丽。 偶尔来到花丛之中,轻轻地抚摸着轻薄的衣衫, 回想起曾经游玩的地方,思念那些美好的时光。 一阵微风吹过,仿佛回到了滕王阁的夜晚, 梦境中的自己已经变成了仙人。 浓郁的花朵铺满了庭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进行赏析即可。 “露华”:露水沾湿的花。这里指花上晶莹的露水。 “琳宫”:神仙所居之处,即瑶台。 “最忆”:最使人怀念。 “有鹿女衔来,分外娇绝”
露华,即《浣溪沙·露华浓》又名《霜降碧天静》,作者为李煜。 绛跗渐坼(chè):红莲瓣儿渐渐绽开。绛,红色。跗,指莲花的根茎部分。坼,裂开。胜露井新开:胜,这里形容“露”像美酒一样清亮。井,井阑。胜,形容词的意语。 那样颜色:形容荷花的颜色鲜艳夺目。 倦燕倚风:燕子疲倦了,依靠着春风休息。衔得余霞低拂:嘴里衔着晚霞轻轻地擦过脸面。 怪他酽绿酣红:奇怪它那浓绿和深红都不如当年那么艳丽。酽绿酣红
【注释】: 1、西塞山:山名。在今江苏镇江北。 2、桃先梅后:指桃花开放在梅花之后。 3、榆叶:榆树的叶子,多用来形容榆树的颜色或榆叶形状,这里可能是指榆树叶子的颜色。 4、“华清”句:华清池,唐代温泉浴池,在今陕西临潼区东南的骊山北麓,相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沐浴的地方。 5、东风:春风。 6、十分明艳:形容花非常鲜艳。 7、刘郎:即刘晨,传说中东汉时的仙人,曾到过天台山,与仙女相会。 8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露华·史馆西斋为方略馆,庭前榆叶梅一株,其根桃也。发新干不数年,大逾拱把,迥出檐表。当春桃盛华,而梅犹敛萼,掩抑其闲,颇感荣悴之异。用碧山韵赋之 弄晴绀雪,认娟容怨靥,犹殢香魂。 露梢竹外,年年添得春痕。 为底旧妆憔悴,倚峭风、低亚仙裙。 空叹息、芳华换了,未换孤根。 依依夕阳明处,早蝶倦蜂稀,烟锁千门。 余霞似锦,金觚更傍朝昏。 几度笑春相对,怅浣纱、人老萝村。 红万点
露华·桃花渐落,而榆梅展萼媚晴。旬日之闲盛衰顿异,对之怃然。更用碧山仄韵写意 注释:桃花开始凋落,而榆树和梅花却绽放着新绿。过了十天的闲静日子,花的兴盛与衰落突然不同了,我对此感到惆怅不已。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春天的景象,桃花开始凋落,而榆树和梅花却绽放着新绿。过了十天的闲静日子,花的兴盛与衰落突然不同了,我对此感到惆怅不已。诗人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要求考生逐句翻译诗句并赏析。解答此类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理解诗意、把握诗情(思想感情)、赏析语言和构思(手法)。此题中第一问要求学生逐句翻译诗句,第二问是对关键词语的赏析,第三四问是分析整首诗词的思想情感以及艺术特点。 首先翻译诗句,注意重点字词“弄”、“寒乍暖”
诗句释义: 1. 露华 佛手 - “露华”指的是清晨的露水,象征着清新和纯净。“佛手”则是一种象征慈悲和智慧的手,通常与佛教有关。 2. 天花似雨,是一笑拈来,金色香满。 - “天花”在古代文学中经常被用作比喻,这里用来形容某种美丽而珍贵的事物。“金色”可能指的是这种事物的光泽或色彩,而“香满”则形容它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3. 粉泪曾弹,露似啼痕还泫。 - “粉泪”可能是指女子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