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勋
【注释】 ①解连环:词牌名,双调一百四十六字。 ②辛巳: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题寿:为词作题写寿辞。幼卿:指顾太清,字秋娘,南宋女词人。重刻:重新刊印。顾太清的《东海渔歌》,相传是北宋苏轼所作。 ③风檐燕语,傍雕阑小立,玉阶平步:燕子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我倚着栏杆静静地站着,轻轻地踱到台阶上去走一圈。 ④最堪忆:最值得记忆、最令人难忘。红雨轩前,记香径锦茵,绣衣行处。柳絮儿童
【注释】 忆王孙:词牌名。又名《如梦令》、《一落索》。 月似当时人似月:比喻两人的情意就像月亮一样亲密。 恩先绝:恩爱已断。 倚阑愁对月华圆,泪暗滴,伤离别:在栏杆边忧愁地看着月光,眼泪不由自主地滴下来,心中充满了离别的痛苦。 怜君何事生盈缺:可怜你(我)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思念和伤感呢? 空有恨只应难说: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份无法诉说的怨恨。 素娥娇怯玉楼寒,但不肯,因人热:嫦娥虽然美丽娇媚
诗句释义: 1. 西风入罗帏,凉露飘金井。 - 描述了一种秋天的景色,西风吹动罗帏,凉意透过窗子进入室内。同时,凉露滴落在装饰有金色花纹的井台上,增添了一份清新和凉爽之感。 2. 着意遗闲愁,别恨远重省。 - 表达作者有意遗忘那些无关紧要的忧愁和烦恼,同时也暗示了与某人分别后,心中的离愁别绪逐渐浮现并加重。 3. 梦难成,银烛烬。 - 梦中相见困难成行,银色的蜡烛已经燃尽
【注释】 1. 策策:指微风轻轻吹拂的声音。西风起暮鸦:黄昏时分,西风阵阵,树上的乌鸦惊飞。 2. 飘零:指树叶、花瓣等随风飘落。黄叶坠秋崖:树叶飘落,掉在了秋天的山崖上。 3. 墟烟:指烟雾消散的地方。横一抹:形容烟雾消散后露出的一片空地。 4. 坏殿:倒塌的庙宇。夕阳相掩映:夕阳照射在残破的寺庙上。 5. 残荷枯苇乱交加:残败的荷花和枯萎的芦苇混杂在一起。 6. 闲步:悠闲地散步。蔬畦:菜园
【注释】 《木兰花·纸窗瑟瑟鸣条颤》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上阕写深秋之景,下阕写自己对时序流转的感慨。全词以景语开篇,描绘了一幅凄冷萧瑟的寒秋图景。词人借“更漏沉沉”、“黄叶枝头”等意象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与孤独。最后两句,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词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一次宴会上所作,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上阕以景语开篇
【注释】 一丛花:词牌名。 尊前:指酒席之前。 轻帻(zhe):用轻纱制成的头巾。 婵娟:指女子的容貌,亦借指美人。 新宫样:新样式的宫中女子的妆饰。 画堂:华丽的厅堂。 玉树后庭,霓裳水调:指南朝陈后主的妃子张丽华、孔贵嫔等美女的歌舞。 和泪肆华筵:以泪水洗涤豪华的宴席。 翠袖落双缠:形容歌声婉转动听,衣袖飘飘然。 龟年:指乐工贺若弼,字元礼。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闺中思妇之作
【解析】 本题为综合考查题,既考查了对诗歌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也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把握诗歌内容。 本题中,“黄裳”指衣,“鸳袖红”指衣的颜色;“宿烟收还见明虹”,宿烟,即夜雨过后残留的烟,虹是雨后出现的半圆形彩虹,所以这里指的是彩虹
诗句释义: 1. 水龙吟: 这是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豪放或深沉的感情。 2. 夏闰枝翁有乡举重逢之庆赋此为颂: 闰枝翁是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辈,乡举则是指科举中举,重逢之庆指的是两人再次相见庆祝的场合。 3. 先生杖屦雍容: 先生即指闰春藤翁,杖屦表示拄着拐杖步行,雍容表示态度从容不迫。 4. 绸缪对影清如鹄: 绸缪对影意指与自己的影子对看,清如鹄比喻清澈明亮,如同天鹅般洁白无瑕。 5.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孤独和思念之情的诗,以下是逐句释义: 1. 琴调相思引:这句诗意味着以琴声来表达相思之意。"引"在这里可能指一种引导或启示的方式,使得这种情感得以抒发。 2. 寒月森严照大荒:寒冷的月光照耀着广阔的荒野。"森严"形容月光的强烈和明亮,而"大荒"则可能暗示了诗人所处的荒凉、孤独的环境,也可能是对未知或远方的想象。 3. 泠泠清瑟奏伊凉:用泠泠的声音弹奏着清瑟,营造出凉爽宁静的氛围
满庭芳 叔伟写花卉别有会心,其志固不在花,徵题及余,倚满庭芳一曲以歌之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 叔伟:作者的朋友。 徵:征召,此处指请人作诗。 会心:心意相通。 志固不在花:他的志向不在于这些花草上。 用是正愁予:正是这样才让我感到忧愁。是用,动词。是,指示代词。愁予,为诗词增情韵。 迷糊摩倦眼:形容诗人的困顿之态。 轩渠:指高远的志向。 惆怅年华易失:感叹美好的年华容易逝去。 空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