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王伯洪平章高显卿左丞

幼从翰墨场中出,晚见车书宇内同。
四十年前沾雨露,三千里外犯霜风。
蛾眉共妒婵娟女,鹤发谁怜矍铄翁。
回首束书归旧隐,江南笋蕨满山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王伯洪平章高显卿左丞》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表达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体现了友谊和别离的主题。

以下是《留别王伯洪平章高显卿左丞》的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首联“故人西辞黄鹤楼”,描写了诗人与友人在黄鹤楼告别的场景。这里的“西辞”意味着告别发生在西边,而黄鹤楼作为著名的古迹,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或重逢。

颔联“烟花三月下扬州”,则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春天的扬州。烟花(即柳絮)飘散的景象,增添了离别时的浪漫气氛。

颈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是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情景进行刻画。“孤帆”指的是单薄的小舟,它随江水漂泊而去,最终消失在视野之外。“碧空尽”形容江水浩渺,无边无际,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寄托了对未来再聚的美好期盼。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