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从翰墨场中出,晚见车书宇内同。
四十年前沾雨露,三千里外犯霜风。
蛾眉共妒婵娟女,鹤发谁怜矍铄翁。
回首束书归旧隐,江南笋蕨满山中。
【注释】:
- 幼从翰墨场中出:早年就从书房里走出来。
- 晚见车书宇内同:晚年见到全国统一,天下太平了。
- 四十年前沾雨露:四十年前我受到过你的恩惠和照顾。
- 三千里外犯霜风:你远在万里之外。
- 蛾眉共妒婵娟女:你的美丽容貌令人嫉妒。
- 鹤发谁怜矍铄翁:头发白得像鹤一样,谁还可怜你年老多病呢?
- 束书归旧隐:收起书籍回家去隐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王伯洪平章高显卿左丞时所作。诗人回忆了与王伯洪的交往,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之情,并祝愿他身体健康、寿比南山。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留别王伯洪平章高显卿左丞
幼从翰墨场中出,晚见车书宇内同。
四十年前沾雨露,三千里外犯霜风。
蛾眉共妒婵娟女,鹤发谁怜矍铄翁。
回首束书归旧隐,江南笋蕨满山中。
注释:
- 幼从翰墨场中出:年轻时就从书房中走出来。
- 晚见车书宇内同:晚年看到全国已经统一,天下太平了。
- 四十年前沾雨露:四十年前我曾受到过你的恩惠和照顾。
- 三千里外犯霜风:你在万里之外。
- 蛾眉共妒婵娟女:你的美丽容貌令人嫉妒。
- 鹤发谁怜矍铄翁:头发像鹤毛一样白,谁还会可怜你年老体弱呢?
- 束书归旧隐:收好书卷,回到故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王伯洪时所作。诗人回顾了自己与王伯洪之间的友谊和交往,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之情。诗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首联“幼从翰墨场中出,晚见车书宇内同”描述了诗人从小在书房中长大,长大后看到了国家的大好河山。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成长经历和视野的变化,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颔联“四十年前沾雨露,三千里外犯霜风”则是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四十年前,他曾经受到过王伯洪的帮助和照顾,而现在他已经远离家乡,在外漂泊多年。这两句诗通过时间的顺序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变化和情感波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颈联“蛾眉共妒婵娟女,鹤发谁怜矍铄翁”则进一步描绘了王伯洪的形象特征和他晚年的状态。蛾眉指的是美丽的女子,这里用来比喻王伯洪的美丽;婵娟则是指美貌的女子,用来比喻王伯洪的外貌。鹤发则是形容老人的头发像鹤毛一样白,这里用来比喻王伯洪的头发变白。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王伯洪的外貌特征和他晚年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尾联“回首束书归旧隐,江南笋蕨满山中”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回首束书表示收拾书籍,准备回家乡;江南笋蕨则是指江南地区常见的一种蔬菜笋子和竹笋,这里用来象征故乡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条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与王伯洪之间的友谊和交往的描写,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互相支持的关系。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