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孙石山二首

今年星度岁为龙,掩袂竟嗟吾道穷。
正始遗音从此绝,贞元旧曲为谁工。
饰棺不待百年尽,隐几元知万事空。
里有水心铭笔古,宜书潜德贲幽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文圭的《挽孙石山二首》是一首充满哀愁与怀旧之情的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1. 诗歌原文
  • 荣华露槿落纷纷,苍狗依然是白云:诗句中的“荣华露槿落纷纷”形容世事无常,如同晨间露水的槿花般迅速凋零;“苍狗依然是白云”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尽管现实已非昔日可比。
  • 荆渚止称前进士,灞亭不识故将军: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在荆渚(指荆州一带),只能以前进士的身份自居,而在灞亭(地名,今陕西西安市附近)却不知道那位曾经的故将军。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实的感慨。
  • 人间无乐徒劳子,天前求文即召君:这两句强调了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知识和学问,而不在于物质享受或权力地位。诗人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人,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一颗求学的心。
  • 楚些西风将泪去,双鸡他日酹秋坟:这里的“楚些西风”可能指的是秋风萧瑟、凄凉的氛围,而“双鸡他日酹(ruì,洒酒祭奠的意思)秋坟”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在另一个世界的秋天,用酒祭奠逝去的亲人。
  1.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陆文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如将人生的短暂比作“荣华露槿”,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表达: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和对过去的缅怀,诗人抒发了对逝者的深情和对生命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悲悯情怀。
  • 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陆文圭是南宋时期的文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但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文学上有一定的造诣,且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 作品创作时间:根据现有资料,《挽孙石山二首》可能是陆文圭在宋理宗淳熙年间所作,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的创作也相对自由。
  1. 主题思想
  • 怀旧与追忆: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诗人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对过往生活的无限眷恋。
  • 生命哲学:陆文奎的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求知和自我提升,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名利和权力。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文人的作品,《挽孙石山二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研究宋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文献。
  • 文化传承:陆文奎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食粮。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陆文奎的《挽孙石山二首》不仅是一篇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丰富人生哲理和历史记忆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同时也能体会到陆文奎深邃的文化视野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