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归来致政时,圭塘唱和类埙篪。
好山好水天开画,难弟难兄日赋诗。
酒斝每从花坞设,钓舟时傍柳阴移。
景因人胜千年暇,绿野香山未足奇。
读圭塘欸乃集
介绍
《读圭塘欸乃集》是由赵恒创作的,是他在致政归乡后所编的诗集,共包含二百一十九首诗和六十六首乐府。以下是对《读圭塘欸乃集》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赵恒,字元卿(一说字公甫),号东平,北宋宰相,因其晚年辞官退居故称”赵东平”。他于公元1027年(宋仁宗庆历五年)出生,卒于公元109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享年七十岁。在《读圭塘欸乃集》中,赵恒记录了自己与友人在圭塘边相聚唱和的情景,这些诗作大多带有感伤情绪,反映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读圭塘欸乃集》是在宰相赵恒归隐后,在家乡的相城西面赐金所得的废园里,凿池为形如“桓圭”而命名的“圭塘”,期间携带宾客子弟饮酒吟咏,积成巨帙,共有诗二百一十九首,乐府六十六首。这个时期正是北宋中期的政治动荡期,赵恒通过在圭塘畔的创作活动,不仅抒发了自己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
作品特色:在《读圭塘欸乃集》中,赵恒运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来表达他对圭塘及其周围景色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间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描写细腻生动,如“好山好水天开画,难弟难兄日赋诗”等诗句,都充分展现了赵恒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同时,赵恒的作品中也不乏对历史、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影响评价:《读圭塘欸乃集》作为北宋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均不可小觑。赵恒通过自己的笔触,将圭塘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这部诗集成为后人研究和欣赏宋代文人生活的重要文献。
现代传承:《读圭塘欸乃集》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现代社会,这部诗集依然能够激发人们对于美好自然景观的向往,以及对于友情和历史的思考。因此,了解并传承《读圭塘欸乃集》不仅有助于研究古代文学,更具有现实意义,可以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读圭塘欸乃集》是一部深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籍,通过对它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