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发

紫绣鸾旗不受风,北都驾发日曈昽。
九秋宫殿明天外,十部箫韶起仗中。
白海水波浮晓绿,赤城花蕊带春红。
神皋不用清尘雨,辇路龙沙草藉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驾发》是元代诗人马祖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诗人自身的经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马祖常:元代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字伯庸,生于光州(今河南潢川),后迁居至大都(今北京)。他是仁宗延祐二年的进士,曾担任应奉翰林文字、监察御史等职位。在政治生涯中,他弹劾了铁木迭儿等十罪人,但最终被罢免。晚年担任枢密副使,终谥文贞。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诗句解析:诗句“紫绣鸾旗不受风,北都驾发日曈昽。”描述了北都出发时的壮丽场面,展现了皇权和权威的威严。接下来的诗句如“九秋宫殿明天外,十部箫韶起仗中”则描绘了宫廷中的盛况,而“白海水波浮晓绿,赤城花蕊带春红”则通过自然景象来映衬朝廷的繁华与美丽。
  • 象征意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1. 文学价值和影响
  • 《驾发》作为元代的文学代表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元代社会的风貌和当时的社会矛盾。
  • 在文学史上,它被视为元代诗歌的佳作之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对《驾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对其艺术特色和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驾发》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元代社会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