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三年客,登临亦快哉。
幸无官长骂,喜有故人来。
把酒卷帘坐,吟诗击钵催。
蟾峰青楚楚,时见鹤飞回。
三用韵答松学诸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用韵答松学诸友》是元代诗人陈镒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 诗歌作者背景:元代的陈镒,字伯铢,是一位在丽水担任过松阳教授的官员,后在午溪建造了菉猗居,并以午溪为诗集名。他的文学成就和生活环境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素材和灵感。
- 诗歌原文:
万木渐摇落,凉风策策鸣。
客愁惊老大,世乱念升平。
虽忝官曹列,难忘丘壑情。
把酒帘卷坐,吟诗击钵催。
蟾峰青楚楚,时见鹤飞回。
- 诗歌主题:这首诗以山水自然为主题,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诗中的“把酒帘卷坐”和“吟诗击钵催”等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亲密交往,也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艺术手法:陈镒运用了多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景象。首句通过描述季节变化引出对秋天的感受;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比“客愁”和“世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状况的忧虑与不满;最后两句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山林、与自然为伴的向往。
- 文化影响:《三用韵答松学诸友》不仅是陈镒个人作品的展现,也是元代文人生活态度和思想情感的重要体现。这首诗体现了元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远离纷扰的社会风气,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历史评价:在元代文学史上,陈镒的这首诗被视为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被后人传诵并受到高度评价。
《三用韵答松学诸友》不仅展示了陈镒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这首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元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