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白莲用仲殊韵

水风清暑,记平湖十里,寒生纨素。罗袜尘轻云冉冉,仿佛凌波仙女。雪艳明秋琼肌沁露,香满西陵浦。兰舟一叶,月明曾到深处。
谁念玉佩飘零,翠房凄冷,几度相思苦。异地相看浑是梦,忍把荷觞深注。碧藕多丝,翠茎有刺,脉脉愁烟雨。江云撩乱,倚阑终日凝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白莲用仲殊韵》是元朝词人张埜的佳作,创作于延祐或至治年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张埜,字野夫,号古山,是元朝邯郸(今河北邯郸)一带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广泛传颂。

  2. 诗词原文:水风清暑,记平湖十里,寒生纨素。罗袜尘轻云冉冉,彷佛凌波仙女。雪艳明秋琼肌沁露,香满西陵浦。兰舟一叶,月明曾到深处。谁念玉佩飘零,翠房凄冷,几度相思苦。异地相看浑是梦,忍把荷觞深注。碧藕多丝,翠茎有刺,脉脉愁烟雨。江云撩乱,倚阑终日凝伫。

  3. 诗词鉴赏:《念奴娇·白莲用仲殊韵》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词作,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受到赞誉,其深刻的情感表达也让读者产生共鸣。词中的“罗袜尘轻云冉冉,彷佛凌波仙女”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而“谁念玉佩飘零,翠房凄冷,几度相思苦。”则深刻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孤寂与哀愁,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悲凉之感。

  4. 文化背景:作为元朝时期的词作,《念奴娇·白莲用仲殊韵》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元代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诗歌、音乐、书画等文化艺术领域均呈现出繁荣景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张埜的这首词无疑是对这一时代文化的一次深刻体现。

张埜的《念奴娇·白莲用仲殊韵》不仅是一首词作,更是元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让后人得以窥见那个遥远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精神。对于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部作品无疑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