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风清暑,记平湖十里,寒生纨素。罗袜尘轻云冉冉,仿佛凌波仙女。雪艳明秋琼肌沁露,香满西陵浦。兰舟一叶,月明曾到深处。
谁念玉佩飘零,翠房凄冷,几度相思苦。异地相看浑是梦,忍把荷觞深注。碧藕多丝,翠茎有刺,脉脉愁烟雨。江云撩乱,倚阑终日凝伫。

【注释】

水风清暑:清凉的微风。

平湖十里:指西湖一带。

纨素:白色绢布。

罗袜:女子的丝袜。

云冉冉:云彩缓缓流动的样子。

凌波仙女:传说中在水上行走的仙女。

雪艳:形容花白而美丽。

西陵浦:地名,今杭州西湖之西泠桥畔,是西湖名胜之一。

兰舟一叶:泛指小舟。

月明曾到深处:月亮照亮了湖中小洲的深处。

玉佩:指妇女佩戴的玉饰。

翠房:翠绿色的房子。

荷觞深注:用荷杯深深斟酒。

碧藕:嫩藕。

多丝:很多条。

翠茎:青绿的茎干。

脉脉愁烟雨:形容心情忧愁如烟雾缭绕。

江云撩乱:江上云雾迷蒙,难以分辨方向。

倚阑终日凝伫:倚靠在栏杆上久久站立,凝神伫望。

【译文】

清凉的微风吹过水面带来丝丝凉爽,记得平湖十里之间,荷花飘香。

白色的丝袜踏着轻飘飘的云彩,宛如凌波仙子。洁白如雪的花朵,秋天里像琼肌一样沁入露水,香气弥漫西陵浦。

小船轻轻摇曳,月光洒满了湖中小洲的深处。

谁能想象那玉佩会飘零,翠绿色的屋子也显得凄凉冷清,几度相思之情令人痛苦。

异地相望仿佛是一场梦,忍受不住思念之情,深深地斟满酒杯寄托情感。

荷叶上长满丝线,青翠的茎干有刺,缕缕愁绪随着烟雨飘荡。

江上的云雾迷蒙,让人无法分辨方向,倚靠栏杆久久站立,凝神伫望。

【赏析】

《念奴娇》词调由苏轼创制,为大调,以豪迈为主调,音韵激越,节奏明快,气势磅礴,具有雄奇壮丽的特点。这首词是咏西湖秋景之作,写于作者任杭州通判时。

上阕开头两句写湖光山色之美。“水风清暑”四字总括了全词的题意,点明词人游湖的时节和心情。词人乘船游览湖面,湖水澄澈透明,微风送来阵阵爽人的凉意,使人心旷神怡,顿感暑气全消。接着,词人便把视线从湖面上移向远方,只见平湖之上,十里荷花竞放,清香四溢。这两句写出了西湖风光的独特之处以及词人的愉悦之情。接下来,词人又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形象,她身穿白色丝袜,在湖面上轻盈地行走,仿佛凌波仙子一般。她的身姿婀娜多姿,如同一朵盛开的白莲,美丽无比。此句中的“凌波”,取自汉代苏门女子徐淑的故事,她善舞,常在水上翩翩起舞,故称“凌波”。此处借以形容女子之美,既富有诗意,又富有画面感。

下阕主要写词人与所思女子的相思之情。“雪艳明秋”一句,将女子比作秋日里的一株明丽的花朵,其洁白无瑕的美丽令人陶醉。“香满西陵浦”一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女子身上散发出的迷人香气。接着,词人又描绘了他所思念的女子居住的环境和生活状态。女子居住在一间翠绿色的屋子里,周围环绕着青青的荷叶,这些荷叶上长满了细长的丝线,犹如少女的长发般柔美飘逸。此外,女子还喜欢在夏夜时分,坐在荷塘边,一边品茗,一边欣赏荷花的美丽景色,享受着宁静美好的时光。然而,这样的幸福时光却因为男子的离去而变得遥不可及。

词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他感叹自己无法陪伴心爱的女子度过每一个美好时光,只能在异地相望、相思不已。这种相思之情如同浓雾一般笼罩着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遥远。因此,词人只能通过深深的斟酒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玉佩”、“翠房”都暗指女子对男子的爱恋之情。而“荷觞深注”则形象地描绘了词人独自饮酒的情景。整个词作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