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用李廷弼留别韵

一梦黄粱,邯郸道、几人曾觉。空怨杀、津亭叠鼓,戍楼残角。往岁相逢淮□渡,今年同向钱塘泊。叹飘零、俱为出山忙,平生错。
青青鬓,长如昨。纷纷事,轻抛却。道功名何必,凤池麟阁。老境尚期游汗漫,壮心不用伤离索。恨明朝、相望越山重,吴江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野的《满江红·用李廷弼留别韵》是一首元代的诗词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不舍。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节选
    “一梦黄梁,邯郸道、几人曾觉。空怨杀、津亭叠鼓,戍楼残角。”
    这几句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回忆起往事的情景。其中,“黄粱”指的是梦境,而“邯郸道”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虚幻。
  • 翻译解释
    “一场梦,如同黄粱煮熟后迅速冷却,梦中的场景在现实中迅速消逝。”
  1. 诗词赏析
  • 意境表达
    诗中通过“空怨杀”这一表达,传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逝去的无奈与哀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 情感流露
    通过对往昔与现在对比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 艺术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刻的哲理性。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认知。
  1. 创作背景
  • 元代社会环境
    元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政治斗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这使得他们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深刻的现实关怀和社会批判。
  • 个人经历
    作为一位文人,张野可能亲身经历了朋友的离别和生活的艰难。他的这首诗可能是在这种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创作的,通过回忆和感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主题思考
  • 人生哲理
    诗中对“人生短暂”的探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瞬间。
  • 友情珍视
    通过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 历史变迁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1. 文学价值
  • 艺术成就
    《满江红·用李廷弼留别韵》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成为元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影响评价
    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评价,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元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满江红·用李廷弼留别韵》是张野以深情厚意创作出的一首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更体现了其深沉的情感和独到的审美观。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离别,更是对人生、友情以及历史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