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和吴此民送春韵

九十韶光,惊又见、刺桐花落。春去也、愁人情绪,不禁离索。桃坞霏霏红雨暗,柳堤漠漠香绵薄。恨东风、一夜太无情,都吹却。
功名念,平生错。尘土梦,今朝觉。有一尊分甚,圣清贤浊。听我高歌如不饮,何人绿鬓长如昨。况东君、动是再相逢,轻年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和吴此民送春韵》是元朝诗人张野的作品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艺术风格:

  1. 诗词原文
  • 九十韶光,惊又见、刺桐花落。
  • 春去也、愁人情绪,不禁离索。
  • 桃*霏霏红雨暗,柳堤漠漠香绵薄。
  • 恨东风、一夜太无情,都吹却。
  • 功名念,平生错。尘土梦,今朝觉。
  • 有一尊分甚,圣清贤浊。
  • 听我高歌如不饮,何人绿鬓长如昨。
  1. 诗词背景
  • 创作年代:据研究,这首诗作于元朝时期,属于张野的代表作之一。
  • 作者介绍:张野,作为元朝的一位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与文人的生活状态。
  • 创作目的:在《满江红·和吴此民送春韵》中,张野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春天易逝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1. 诗词鉴赏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的“桃花雨”、“柳堤”等自然景色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人生哲理思考:通过对春风无情、岁月更迭的感慨,诗人提出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引人深思。
  • 情感表达方式:全诗以豪放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情感真挚且不失力度。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张野的这首《满江红·和吴此民送春韵》不仅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还展示了元朝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念。
  • 文化意义:该诗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张野的诗句选用词语考究,句式工整,语言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 情感深沉:诗人的情感表达深沉而含蓄,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满江红·和吴此民送春韵》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更是元代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人们能够窥见那个年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相关推荐